跳至正文

14 岁日均写诗 2000 首 为什么家长爱造“神童”?

  • 新闻

男子将30万现金放电梯让家人来拿,门开了钱没了

有人懒得上楼 竟然把包放进电梯让它自己乘电梯 结果电梯门开了,包没了! 把现金放电梯送上楼 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天星桥派出所的伍警官回忆:“7月14日晚上10点43分,我们接到一男子报警,说他装了30万现金的包,在天星桥一小区的电梯里遗失了。” 30万的现金为何会…

  我们都学过王安石的《伤仲永》,其实至今仍在发生。 天才 少女并不是真天才,她过早地被 社会化
了,天真一旦失去就难以找回。

14 岁日均写诗 2000 首 为什么家长爱造“神童”?

(IC photo / 图)

近段时间,舆论中出现了不少所谓的 神童 。

前有六年级小学生,完成了 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参加第 34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奖;后有
天才少女 在 14 岁时就拥有了日均写 300 首词牌、2000 首诗、15000 字小说的盖世才华

这些 神童 是真神童吗?7 月 15 日,第 34
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已经通报,撤销此项目在云南省此次大赛中所获奖项。

那么,他们又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神童 背后有 高人

绝大多数成年人都不知道 C10orf67
指的是什么,但这已经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的科研项目。该学生的实验日记也记录了相关过程,第一天, 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
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 ;第二天, 还是不太了解基因 ;三天后, 了解 PCR
技术的原理,大概了解为何通过荧光强弱的比较就能知道哪些基因的 mRNA 表达水平
前后短短五天时间,他就从一无所知,达到了了解基因表达水平的程度,科研水平甚至直接 PK 硕士生和博士生,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网友很快就扒出 神童 背后的 高人
该小学生父亲陈勇彬是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院的研究员,母亲杨翠萍也是研究院的博士,杨博士在 16
年获批的项目恰好是《C10orf67
在低氧适应及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网友自然会产生联想:父亲是否替儿子操刀、弄来这个研究项目参加国家级竞赛?

看看去年第 34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名单,类似的 神童 还不止一个。有中学生写出了《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敏感标志物降钙素的
ECL 比率检测研究》,水平碾压医学博士;有中学生已经开始研究 柔性忆阻器及交叉阵列的研究与制备
,这属于人工智能的尖端领域;还有一个中学生撰写的 二氢杨梅素调节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研究
,文章使用的大量图片和数据来自于该研究指导老师的硕士学位论文 是否是 神童 尚不可知,但 神童 背后不约而同地站着 高人 。

至于那位 14 岁时(现在 16 岁)就能每日撰写 2000 首诗的 天才 少女,有网友给她算了一笔账,一天 24
小时,不吃不喝不睡的话,平均 43 秒一首诗,轻轻松松就 碾压 李白、杜甫等一众著名诗人。

少女背后也有 高人 ,那就是他的父亲岑岷峨,是他一手把女儿打造成 天才
的。面对网友质疑,父亲还是坚称相关宣传并无夸大成分,女儿的写作能力都是真实的, 我在家看她写作的,情况我都清楚 。

14 岁日均写诗 2000 首 为什么家长爱造“神童”?

(世界上年龄最小的微软认证专家。IC photo / 图)

神童 与利益,孰真孰假

为什么有些中国家长热衷于造 神童 ?

六年级小学生参加的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奖项,在几年前其分量与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部分科技类竞赛一样重要。如果孩子获得好的名次,有可能被知名高校直接录取,或者获得自主招生与高考加分的机会。虽然之后教育部取消各类竞赛的高考加分,今年高校自主招生也取消了,但如果孩子能够获得一个全国性大奖,以后写在简历里也是一个强大的
加分项 。

由此可见,家长造 神童 ,为的是帮孩子积攒进名校的筹码。至于 天才 少女,制造 神童
背后牵涉的就是实打实的商业利益了。 天才 少女担任创始人的 宇宙超能量 品牌,分别隶属于绍兴两家企业,后者的创始人则是其父岑岷峨;
天才 少女公开出席的活动,背后的主办方也均为岑岷峨名下公司。

同时, 天才 少女也作为成功案例出现在所谓的 成功学大师 姬剑晶的宣传视频中,用以推销姬剑晶的 天价课程 , 天才 少女只是 天价课程
的一个引流工具。

假神童 害人害己

我们都学过王安石的《伤仲永》,其实至今仍在发生。 天才 少女并不是真天才,她过早地被 社会化 了,天真一旦失去就难以找回。

而有些高知父母本是想帮助孩子抄捷径,殊不知,这已经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造假的种子,破坏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尤其重要的诚实品质。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如果孩子从小就从父母那里学会了弄虚作假,孩子之后可能就会一直以弄虚作假为手段来获取利益,最终走入人生的歧途。

在舆情发酵后,陈勇彬对外发布了一封公开信,信中称, 过度参与了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
。同时打感情牌,声称孩子已经承受了极大的精神压力,恳求广大网友和媒体给予宽容和谅解。

对于孩子网友自然会宽容和谅解,毕竟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均未形成,他们成为 神童
是父母操纵的结果,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同样是受害者。

但我们不能轻易就宽容和谅解那些制造假 神童
的家长们,他们不仅伤害自己的孩子,其实也在伤害着其他孩子。
因为靠潜规则走捷径,本身就是对教育公平的一种践踏。你通过造假帮自家孩子拿到大奖,就意味着有一个努力勤恳的别人家的孩子,被你给挤出去了;创新赖以喷涌的公平公正的土壤,因此被污染。

陈勇彬帮儿子 代笔捉刀 背后是否涉及学术腐败、学术不端,必须一查到底。一些全国性竞赛奖的公平性饱受质疑,本是 拼智力、拼创新、拼实践
,有人却 拼家庭、拼资源、拼人脉 ,其间水有多深,又有怎样的利益输送,也必须有一次彻底的刮骨疗毒。

造假的 神童 不是真神童,拔苗助长也出不了真人才。父母以为造 神童 是在帮孩子,结果是给孩子的成长之路挖下最大的坑。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想力所能及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资源,出发点并没有错,但也别忘了,只有孩子首先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他的人生之路才会走得顺走得远。
 

天钧新闻网丨最新时事优选新闻–14 岁日均写诗 2000 首 为什么家长爱造“神童”?

佛山一栋“凶宅”放盘火爆?“有人特意约半夜看房”

在人们的常识中 谈到“凶宅”往往避之唯恐不及 在热播剧《安家》中有这样的剧情 本以为无人问津的“凶宅” 却有买家主动找上门点名要买 还特别指明要“新鲜出炉”的凶宅 房间内最好还要留有案发证据 剧中这一情节令不少观众大跌眼镜 记者发现 电视剧的剧情居然真的有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