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没有市场,浦东的菜也上不了上海的餐桌

上海的朋友说,今天茄子一斤25。但是今天还看到一则新闻,上海浦东的菜农表示,菜有的是,但运不出去。

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有人说这是上海的管理水平低,有人讽刺“让你们不种咖啡”。

我没有资格没有能力更没有动机为上海的城市管理水平代言,但我认为,这个故事最能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离不开市场。

市场就像是我们每日呼吸的空气,平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得,但一旦关起门来烧点炭,就会瞬间产生窒息的感觉。

没有市场,浦东的菜也上不了上海的餐桌。

从报道来看,问题没有出在生产端,也没有出在消费端,而是出在中间运输环节。“微信群里订单爆仓了,但是每天5辆私家车最多也就送出去几百份。”

为什么是5辆私家车?倪先生告诉记者,浦东封控管理期间,车辆上路都需要通行证,合作社里只有五张,只能每天忙完后五个人开去市区,挨家挨户地配送。

这毫不起眼的五张通行证,就成了造成菜农有菜卖不出、居民想吃菜买不到的致命原因。五张通行证是个隐喻,告诉我们市场是多么宝贵又是多么脆弱。

本文不打算讨论上海疫情防控策略与执行的得失,而是想说,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再高,如果突然把市场的水抽干,用行政的力量去填充,都必然出现各种各样的“五张通行证”事件。

这次的“五张通行证”被媒体报道,引发关注,可能有关部门会迅速增发通行证,或者采取其他帮扶措施,也许很快就会解决。但解决只会是临时的、局部的,还会有无数类似的梗阻现象。

可以把市场想象中一条河,其中涌动着无数的需求、无数的解决方案以及无数的中间商。突然把河拦腰截住,那无数本来可以被无声无息解决的需求就会浮出水面,吱哇乱叫,大喊谁来管管我。拦的时间短,还好办,忍一忍就过去了。拦的时间一长,河道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

我们通过新闻、网帖、微信群、朋友圈、热搜来关注疫情下的民生百态,根据舆情去评判某地某城的管理水平。但是千万不要忘了,不光行政力量替代不了市场,舆论力量也替代不了市场。假如按热搜治理,那么治理效果一定会一塌糊涂。我们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市场广袤无边。

敬畏市场,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当人们越来越执迷于去比较各地在疫情防控中的管理水平时,更需要为看不见的手大声疾呼。

匮乏与管制总是如影随形,这跟管制水平的高低没多大关系。

小岗村十八位村民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他们没有发明任何新的技术,但是奇迹出现了。

市场当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市场是万万不能的,而这一点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

疫情之下,许多不得已的事情正在发生,但是我们应该警惕对管理与技术的沉迷。事实证明,即便你用着最先进的手机,连着超高速的5G网络,装了各种各样的APP,一旦失去市场,仍然需要重拾老一辈抢抢抢、囤囤囤的生存智慧。

我们需要时刻谨记,有一种教训叫做“致命的自负”。如果说真的有大局需要关心,那么看不见的市场无疑是大局中的大局。

即时新闻:没有市场,浦东的菜也上不了上海的餐桌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