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习近平避而不谈的两个口号说明了什么?

储百亮

2022年10月24日

本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为前所未有的第三个任期列出优先事项,官员们分析他的话,寻找国家未来走向的征兆。但他避而不谈的那些话,也同样能说明问题。

他在党代会上所做的重要报告中缺失了两个说法,暴露出他对一个日益动荡的世界的焦虑——在这个世界里,中国作为一个威权主义超级大国正在崛起,而华盛顿正在与之展开竞争。

20年来,历任中国领导人都会在党代会上宣布中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暗示中国没有面临迫在眉睫的重大冲突,可以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经济增长上。

多年以来,领导人们还一直说“和平与发展仍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暗示无论世界上出了什么事情,大势仍在中国这一边。

这两个口号如此固定不变,以至于它们极少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它们并没有出现在习近平对大会所作的报告中,这次党代会于上周日开幕,周六结束。它们既没有出现在习近平时长104分钟、对报告内容予以总结的讲话中,也没有出现在72页发放给官员和记者的中文全文中。

在二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对未来的“惊涛骇浪”发出警告。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几位专家表示,这两个口号的缺失以及习近平对未来“惊涛骇浪”的严峻警告均表明他认为国际风险已经恶化,尤其是自2月份乌克兰战争开打以来。习近平周日再次连任几乎已成定局(本文英文版发表于周六——编注),在他看来,由于美国对争议岛屿台湾的支持、中国在技术“阻塞点”方面的脆弱,以及西方牵头的联盟在亚洲周边提升军事存在的计划,令这个世界危机重重。

“现在中国的外部环境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险恶,这也是中国高层的判断,”上海一位外交政策学者胡伟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党内,领导人的话至关重要,影响着中国的政策、立法和外交。对官员们来说,中国领导人每五年一次的党代会报告是基本方针。每一个表达方式、每一处调整、每一个省略都会被仔细推敲,成为优先事项的信号。

报告中,习近平多次表示中国打算通过自己的倡议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并且讨论了贸易与外交获益的“战略机遇”。但他对国际趋势的评估充满警告。

“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习近平说。尽管中国有空间实现国际增长和倡议,他接着表示,“世界已进入动荡变革时期。”

“这标志着他们对国际秩序的评估发生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或许十分重要的改变,”中国战略集团总裁、前CIA中国政治分析师克里斯托弗·约翰逊说。“他基本上是在强化这个体系,因为存在冲突加剧的可能。”

5月,在“四方安全对话”上,拜登总统(左)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及印度总理莫迪。 DOUG
MILLS/THE NEW YORK TIMES

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没有公开提及美国,以及拜登的新国家安全战略。该战略将中国描绘为对美国主导地位的重大威胁。但对中国官员们来说,讲话中暗指的对象不言而喻。

“敢于斗争”是中国外交的一大标志,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对报道大会的记者说,他指的是北京与霸道、“霸权”敌对阵营的竞争。习近平高级助手江金权对北京的一家报纸表示,中国“有力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

习近平的警告也应和了他对大会所发出的隐含的政治信息:我早就说过会是这样。

他将自己定位为有先见之明的治国之才,在他长达十年的统治期间,击退了针对中国崛起不断激增的威胁,同时还改革了这个国家四分五裂的军事与安全力量。他是让中国外交强硬起来的领导人,正如他在报告中说的一样,他预见了充满嫉妒的对手国家会尝试“外部勒索、遏制、封锁和极限施压”。

共产党正在将习近平宣传为应对不断加剧的威胁的国家“引领者”。周六的会议结果明确表明,习近平掌权的时间将超越其前任的10年任期,并且还将安置一个由其亲信主导的新领导班子。

这个新团队在周日亮相,习近平很可能会提拔那些他认为能响应其“斗争”号召的官员,他们对他、对党忠诚,具有推进高科技升级、军事现代化和社会控制项目的能力。

在大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官和高级官员已经敦促国家团结起来,支持习近平在升级军队、加速科技独立自主,以及在年轻人当中加强意识形态灌输,以抵御颠覆思想的计划。

二十大开幕式结束后的军队代表。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习近平“历史性挽救、重塑和再造”人民解放军,许其亮将军对大会上的军队代表说。“一切行动坚决听从习主席指挥。”

在报告中,习近平列出了一些确保中国在全球崛起的计划,其中许多都建立在当前的政策方向之上。

他呼吁在核心技术方面加快自立更生,加紧推进军事现代化,习近平暗示,其中包括升级中国较为有限的核武能力。

他说,北京还将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并且为全球安全与发展挑战推行自己的解决方案。他重申,中国希望和平获得台湾的控制权,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可能会动用武力。

10月,台湾的国庆活动。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习近平的新说法表明中国必须变得更加灵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接受书面采访时表示。

“其实意思是不要被动去享受战略机遇‘期’,”他说,“而要主动去创造,抓住更多的战略机遇。”

习近平的报告还表明,中国在抛弃市场变革和对西方友好外交时代的的措辞和设想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中国的战略机遇》(China’s Strategic
Opportunity)一书的作者、美国海军学院政治学教授邓勇说,“和平与发展”这个说法曾经是定义上世纪80年代的主题,当时邓小平那一代领导人引入了经济自由化,并与华盛顿、东京和其他昔日的敌人开始搞好关系。

这个说法暗示着中国“有着国际环境的许可,可以通过改革和开放,专注于现代化”,他说道,并指出他并非代表海军发言。

另一位领导人江泽民于2002年首次宣布——那是在中国赢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久——中国可以享受20年的“战略机遇”,也就是一段没有严重风险和重大冲突的时期。那是一段贸易扩张的时期,也是外国对中国日益自由化的希望不断增加的时期,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商业上。北京则鼓励外界谈论中国的“和平崛起”。

甚至是在去年晚些时候,习近平及其他高级官员都还坚持中国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一贯说法,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地缘政治和经济风险的忧虑。这两个口号还出现在4月发给官员的教材中,它们体现着习近平秘密的国家安全战略内容。8月底,党内主要理论刊物刊登了一篇习近平2020年发表的讲话,暗示内部出现了辩论。

2019年,北京,运载着弹道导弹的军用车辆。 MARK SCHIEFELBEIN/ASSOCIATED PRESS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习近平当时说。“在20年后的今天,对战略机遇期如何判断,是一个重大问题。”

对中国官员的讲话和政策文件的查阅表明,习近平对外部风险的担忧似乎在2022年上半年出现,就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北约对基辅表示支持后。

乌克兰的战争、围绕着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全球紧张态势,以及华盛顿对北京的强硬态度在中国导致辩论激化,围绕的内容便是是否中国还有“战略机遇期”,近期就该问题发表了一篇论文的王文说道。

“俄乌影响就是美国遏制中国的预演,”王文在书面采访中表示,这也反映了中国的一种普遍看法。

7月底,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表明他的观点已发生大幅转变,以便让官员们为二十大做好准备。他说,中国仍旧有许多增长机遇,但也指出了未来的“危险和挑战”。

“虽然中国对不断增长的挑战的一些回应,无疑在党代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中国高等研究中心总裁戴维·吉特尔说,“放弃这些说法将以一种在中国之外可见的方式注入新的动力和自信。”

习近平向大会所作报告在周六得到了2400名代表的认可,但全文版本没有立即公布。这些令人感到放心的常用语仍有可能回到最终版本中。但现在做这一改动将表明精英内部就一个重大问题出现了分歧,这是习近平所不乐见的。

大会发布了一份总结陈词,称赞习近平的政府“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

本文最初发表于10月22日。

Claire Fu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首席中国记者。他成长于澳大利亚悉尼,在过去30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居住在中国。在2012年加入《纽约时报》之前,他是路透社的一名记者。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