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援乌“海马斯”火箭炮动过手脚,使其无法打到俄境内

据美国《国会山报》5日报道,五角大楼被曝秘密地提前改装了其提供给乌克兰的“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HIMARS),使它们无法发射到俄罗斯本土,以此避免导致冲突升级。

《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官员的话报道称,自今年6月份以来,美国已向基辅提供了20套“海马斯”系统,但这些武器装备事先经过了特殊的改造,无法发射远程火箭弹。

《国会山报》已经就此事联系五角大楼置评。报道提到,美国总统拜登在今年5月底宣布五角大楼将向乌克兰提供“海马斯”系统和弹药。他当时说,这些提供给乌克兰的武器系统将只用于防御,美国政府“不会向乌克兰提供可用于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的火箭系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时也承诺,乌方不会使用该系统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

除了“海马斯”,美国还向乌克兰提供了射程50英里(约80公里)的制导多管发射火箭系统(GMLRS),用于打击乌克兰境内的俄军弹药库和指挥中心。

报道提到,与此同时,美国一直拒绝向乌克兰提供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这是一种地对地导弹发射装置,可以打击186英里(约300公里)外的目标。原因是美国官员对乌方袭击俄罗斯境内目标表示担忧。基辅几个月来一直寻求让美国援助这种装备,并强调该系统只会被用于打击乌克兰境内的目标。

报道还称,美国一些参议员此前曾呼吁向乌克兰提供高度先进的MQ-1C“灰鹰”无人机,但拜登政府迄今为止一直拒绝,原因是担心这些无人机可能会被用来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并被俄罗斯军队缴获。

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多次指责美国为乌克兰提供武器,并警告华盛顿不要向乌克兰输送更先进的武器。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在9月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美国将“越过红线,成为冲突的参与一方”。

据乌克兰独立新闻社报道,拜登上个月在白宫国宴厅举行的记者会上谈到俄乌问题,他表示乌克兰希望美国做的很多事情,美方并没有做,比如美国决定不向乌克兰提供战机,以避免跟俄罗斯战机发生直接冲突。他还表示,不希望基辅攻击俄罗斯本土。

美国情报官员预测俄罗斯取胜时间

随着乌克兰袭击俄本土,俄罗斯报复性大规模回击,俄乌冲突再次陷入了局势升级的危机中。

但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休情报官员斯科特·里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预测了俄乌冲突的走向——冲突不会很快结束,但在明年夏末,俄罗斯军队将取得军事胜利。

预测

里特认为,在夏末之前不会有什么任何的谈判。

对于俄乌冲突会以何种方式结束,很多人都有所分析判断,不过国际社会上的普遍看法还是希望双方和相关各方能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不要让冲突继续扩大化。

但目前确实没有任何促使和谈的契机,因为泽连斯基清楚明白,在当下局势进入和谈,面对他的将是怎样的后果,对乌克兰又会是怎样明明白白的安排。所以哪怕俄方多次表示和谈意愿,泽连斯基要么强硬拒绝,要么就是提出一些俄罗斯根本不接受的条件作为要求。

所以冲突还会持续。

里特预测的夏末,是对俄罗斯消耗美西方的程度判断。曾经美西方想通过乌克兰拉长战时来消耗俄罗斯,但现在是俄罗斯想打持久战消耗美西方,一个醉心外部战争忽视内部的美国政府必然处处掣肘,一个被盟友插刀的欧盟必然力不从心,而现在“团结”难保,欧美更是撕破脸准备展开贸易战。

再有大半年的时间,足以让所有人都倦怠,让更多的国家选择放弃援乌,再加上如今的泽连斯基,变得越不可控,西方已经变得有些不耐烦了,所以明年夏天结束俄乌冲突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这位美国退休情报官员以日本登上“密苏里”号签署投降书作类比,泽连斯基将不得不决定他是否登上密苏里号战舰,开启谈判。

承受

但预测还在大半年之后,乌克兰现在将面临的是突袭俄罗斯本土带来的“轰炸后果”。

除了本土遭遇轰炸激起俄罗斯民愤外,俄罗斯总统普京驾车经过此前遭卡车炸弹袭击受损的克里米亚大桥,提振俄罗斯士气。俄军对乌克兰的17个预定目标实施了密集打击,包括乌军和外国武器向战区投送运输的铁路。

俄罗斯新一轮袭击,使得乌克兰全境不得不实施紧急停电。乌克兰能源公司紧急宣布,由于轰炸的后果,再加上未来24小时内严寒加剧带来的电力短缺,为了维持电力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将在乌克兰所有地区实施紧急停电。电力只能优先供应给关键基础设施。

而这可能还不完全是俄罗斯给予的“轰炸后果”。

这是乌克兰本土承受的,遭受冲击的还有西方国家。

德国驻英国大使预测,未来几周可能会出现又一波难民潮。因为冬季带来的能源供应问题,许多人或被迫离开乌克兰。

德国内政部发布数据,2月24日到11月30日,离开乌克兰和进入德国的人数总计达到1033931人。但德国的接纳能力有限。收或不收,都让德国很难受。

而英国政府数据显示,由于收容家庭停止了对乌支持,在英“无家可归”乌克兰难民人数一个月内增加近三成。类似的状况还出现在力挺乌克兰的波兰。这些欧洲国家当初热情欢迎乌克兰难民以表立场,但现在视之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