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不给力会妨碍中国“开放”吗?

面对巨大而仓促的新冠政策转向,很多中国民众眼下的心情喜忧参半,最主要的担忧就是感染和病例激增。专家指出,国产疫苗有效率不足、脆弱人群接种率不高等可能导致中国面临灾难性的感染潮和死亡。

#海外华人札记
复必泰早已在港澳台获得审批,唯独落下了内地。德国总理11月访华的成果之一是推动中国允许为在华外籍人士提供BioNTech疫苗。中国现在倒是有了国产的mRNA疫苗,但是是在印尼上市。

在疫苗推广方面,一度在全球疫苗竞争中领跑的中国怎么“起了大早、赶了个晚集”? https://t.co/IhwsNoRQmd

—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chinese)
December 8, 2022

在中国多地爆发抗议活动后,北京周三猝然宣布大幅放松“动态清零”政策,将使中国许多地区的居民从日复一日的核酸检测中解放出来。此时距离中国武汉出现首批新冠肺炎患者已经过去了三年,三年间人们的求救和呼喊、枉死的生命和失去的生活被中国官媒用一句轻飘飘的“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概括。这让人们百感交集,许多人来到李文亮医生微博的“哭墙”下发表感想,一条评论是这样写的,“纵然放开了,伤痕忘不掉,恨也忘不掉。纵然毒性下降到小号流感,恐惧扯不掉,慌乱扯不掉。”

“新十条”取消了大规模核酸、放松了封控隔离规定和国内旅行限制,许多人感慨说之前三年中国是在抗疫,而现在“真正的疫情终于开始了”。

由于官方此前几乎没有针对不断演进的新冠病毒提供可信的科普,而放松发生在各地疫情快速增长的时期,面对巨大而仓促的转向,很多民众眼下的心情喜忧参半,喜的是重获自由,忧的是可能的感染和病例激增:家里没接种疫苗的老人、病人和小孩该怎么办,现在接种还来得及吗?国产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到底怎样?如果疫苗不是那么有效,中国的医疗机构准备好迎接可能的冲击了吗?如果各地出现医疗资源挤兑,政策会重新收紧吗?

最近很多人可能都向“中过招”的海外亲友学习了一波预防感染和中招后康复的经验,很多人开始囤退烧药,一些内地居民甚至在考虑去澳门自费接种mRNA疫苗。众多的担忧突显了一点:中国严格的疫情封控虽然已经有了结束的希望,但距离疫情真正“结束”还很远。

我想到了我第一次在漫长的疫情中看到希望,是在2021年初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时。当时辉瑞疫苗刚刚从医务工作者和养老院的老人推进到其他脆弱易感群体和一线工作者,我也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那天我在阴雨中排了两小时队,但所有人都跟我一样心潮澎湃。在接种大厅里,有人在接种时痛哭,有人开着玩笑——我是嗷嗷哭的那一个,想到在过去的一年里有那么多人没能等到这一天,想到我们的生活将有希望因为疫苗而重启,这一刻让人不禁落泪。

我只是为了接种淋了会儿雨,一些健康的年轻人为了尽快接种更是各出奇招,有的去接种场馆当志愿者,希望当天接种剩下的疫苗他们可以捡漏插队接种;有的则通过社交媒体信息四处寻找多余的疫苗。

当时的证据表示,辉瑞和莫德纳的mRNA疫苗在预防感染和重症死亡率方面有效率可谓出色。虽然在病毒不断变异后,疫苗预防感染的有效性降低,但加强针仍然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们进入ICU或者死亡。有疫苗可用、有数据可信,这应该是我们和很多家庭放心让孩子回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正常生活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美国的疫情应对虽然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是差生,但随着疫苗接种增加,经济迅速反弹,服务业和制造业快速恢复。

但当中国一些城市突然急剧地放松限制后,多名专家对时报表示,中国或许将要面临灾难性的感染病例激增,最主要的症结正在于疫苗。大部分科学家认为,需要接种三剂中国国产灭活疫苗才能达到相当于两剂mRNA疫苗的保护效力;此外,中国上一次大规模疫苗接种距现在已经相隔大半年,因此疫苗带来的保护力进一步下降。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很多人开始讨论是否可以接种第四针作为加强针,甚至有人尝试利用各省疫苗信息一度未同步的漏洞去异地接种,但官方暂时并未正式批准加打第四针。

除了这些,还有最脆弱的人群疫苗接种不足的问题,包括高龄老人、重病患者和孕妇。美国癌症协会和欧洲癌症患者联盟建议除了特定的几类患者需要推迟接种,其他癌症患者都应该尽快接种疫苗。但我接触的几个在中国的癌症和尿毒症患者最近跟我说,自己一针疫苗都没有打过,现在他们看着广州恢复了热热闹闹的堂食、郑州恢复开放室内娱乐场所,非常惶恐不安,有一种被全世界抛下的感觉。

这些患者说,主治医生和疫苗接种人员都不建议他们接种疫苗,加上中国民众多年来对于国产疫苗质量的怀疑、坊间关于疫苗副作用的大量传说,以及对政府和官方媒体的不信任,他们自己也没有接种疫苗的强烈意愿。时报周三采访的一位72岁的老人说,基于对疫苗有效性的怀疑,他没有也不打算接种疫苗。而我认识的数名中国医生说,他们之所以不建议脆弱人群接种疫苗,则是受到中国长期以来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担心但凡病人出现副作用,不管是否与疫苗有关,最后自己和所在的机构都将会“背锅”。

中国当局已经表示将要尽快加强老年人的疫苗接种,但即使消除了各种对疫苗认知的障碍,现在还来得及吗?

在疫苗推广方面,一度在全球疫苗竞争中领跑的中国怎么“起了大早、赶了个晚集”?这点让许多国际观察人士也有点看不明白。中国内地居民原本不需要专程去澳门接种mRNA疫苗,因为上海复星医药在2020年就与BioNTech达成合作,在大中华地区以“复必泰”为商品名分销其新冠疫苗。(BioNTech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合作伙伴是辉瑞。)复必泰早已在港澳台获得审批,唯独落下了内地。德国总理11月访华的成果之一是推动中国允许为在华外籍人士提供BioNTech疫苗,这似乎又把中国大陆居民剔除在外。中国现在倒是有了国产的mRNA疫苗,但是是在印尼上市。

在已经无法迅速提升群体免疫的情况下,大陆是否会像香港今年年初奥密克戎暴发期那样,在养老院之类的免疫洼地出现灾难性的感染和死亡?黄严忠在为时报撰写的观点文章中指出,中国在迎接可能的大规模感染时,面临着医疗基础设施资金不足、设备落后以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弱点。一旦病例不可避免地激增,卫生保健系统将承受巨大的压力,最终可能“抵抗新冠的三年痛苦时间将会付诸东流,中国将面临其一直努力避免的最坏情况”。

你担心自己或者家人感染新冠吗?你同意网上流传的“国家保护了我们三年,现在轮到我们守护自己的健康”这种说法吗?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