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林世钰 | 致命的循环

林世钰 | 致命的循环

  历史亦如这十八弯的山道。(图片来自网络)

  日前,吉林警方对四个外籍教师公园被扎事件作出通报:崔某某“在公园走路时与其中一名外籍人士发生碰撞,遂持刀刺伤该外籍人士和三名同行外籍人士……”

  听上去,这只是一起发生在路人甲和路人乙之间的偶发事件,而不是民众所臆测的义和团式集体排外情绪的发泄。我希望警方说的是真的——否则,以后哪个外国人敢去吉林投资学习旅游啊。

  虽是偶发,可是细想一下,如果去公园溜达都可能有生命危险,那说明当下中国社会的戾气实在太重了,我等草民还敢出门么?我今天在福州烟台山公园转悠时,尽量小心翼翼避开行人,以防他们无端的戾气随时向我喷发。

  过去几年,由于肉眼可见的原因以及其它肉眼不可见的缘故,来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少了。我去年夏天和今年春节两次回国,都在香港落地。这个昔日老外摩肩擦踵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今外国人少多了。好不容易看到几个老外,一问,有的是从菲律宾来的,有的和香港居民结婚,定居在香港。

  一切果然不同以往了。一条看不见的鸿沟横亘其间,渐渐把我们与世界隔开了。

  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历史总是在致命的循环中曲折行进。

  1900年春夏,义和团涌入京津。所到之处,凡是与“洋”有关的事物,尽毁于其手,比如铁路、电线、机器、轮船等。用洋物者亦杀无赦,比如用纸烟、眼镜、洋伞、洋袜等。清廷学士六人避乱,随身带了一支铅笔、一张洋纸,路上碰到义和团,乱刀齐下,死于非命。最极端的是,当时一户人因为家里有一枚火柴,一家八口皆遭杀戮。

  当狭隘的民族主义和保守的统治阶级结合在一起时,是一个国家灾难的开始。向往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慈禧突然改变政策走向,对列强宣战。义和团和清军围攻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和教堂,大行杀戮。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皇室西逃。最后晚清政府以割地赔款告终。看似强大的大清帝国,从此风雨飘摇,大厦倾颓。

林世钰 | 致命的循环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学家雷颐说过,“一个民族最大的遗憾不是无知,而是封闭通往真知的大门。”当你逆历史潮流,拒绝文明,沉醉在自己又长又臭的“裹脚布”奇异“香味”时,那么历史就会给你当头一棒,让你痛醒。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打了几次败仗后,没有意识到中英两国在思想文化制度上的根本差距,而是觉得人不行,遂换了湖南提督杨芳前去督战。次日英国军舰来了,杨芳发现其军舰在水里颠簸,炮居然打得很准,觉得他们必定用了邪术,所以在广州城内征集马桶以及妇女用的月经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污秽之物可以破邪术。待英军再来时,他命令把马桶和月经带绑在竹排上放出去。结果可想而知,清军照样败得一塌糊涂。

  与杨芳固守传统不同的是,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偷偷让一些知识分子收集了英国的各种资料、地理书,报纸,编了《四洲志》。遗憾的是,林则徐虽然是睁眼看世界的先知先觉者,但还是有他自身的思想局限性。他想“师”的只是表面的“技”——器物,而非内里的“道”——思想文化制度。因为他认为中华文化还是好的,缺少的只是先进的武器。

  当一个国家传统的文化思想系统过于完整和强大,无法进行自我革新时,只能依靠外力的野蛮推动,促使其被动转型了,其间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晚清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多么痛的醒悟!

  清廷成为历史已经一百多年了,可幽魂还在这片土地的上空飘荡:以各种面目和形式出现的“义和团”、盲目狭隘的民族主义、被世界文明隔离的“亚细亚的孤儿”……一切似曾相识。

  民族主义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未必是坏事,它至少可以提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但是如果变得非理性,甚至疯狂,那就是坏事,它可能把一个国家带到深渊里。日本的近代史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日本大正时代是明治维新以后前所未有的盛世。民主自由气息浓厚,宣扬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社会多元化。可惜它非常短命,仅持续了14年。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遭受了经济危机,盲目的民族主义裹挟了这个国家。它非但没有对己身进行反思,而是在外界寻找“假想敌”。

  与此同时,进一步鼓吹自己文化制度的优越性,号称要“超越西方”。盲目的民族主义和狂热的爱国主义一合流,必然会导致军国主义。结果,军国主义非但没有让日本取胜,反而将其带入深渊。

  不要被盲目的民族主义所左右,这是近代日本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林世钰 | 致命的循环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图片来自网络)

  过去几年,由于国内社会风气的陡然变化,很多疯狂的“爱国主义者”层出不穷。他们打着爱国的旗号,干了许多反文明的坏事。比如前几天在日本靖国神社前撒尿的“粉头”,在美国狂刷信用卡故意不还而逃回中国的留学生,等等,这和一百多年前清廷试图用马桶阵吓退英军有何区别?好笑的是,污秽之物和恶心之举不但没有吓退“敌人”,反而自己还惹了一身尿骚。

  想对这些爱国者说一句——先好好做个人,再去爱国,行不?

  西方有个概念,叫think in the box or think out of the box,在盒子里思考还是在盒子外思考。这里的“盒子”相当于“坐井观天”里的“井”。很多时候,我们思考问题时都是猫在自己狭隘的盒子里和井里,也就是我们既定的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影响着我们看到什么,重视什么,做出什么反应,得出什么结论。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努力跳出认知的“窄井”,用一种“坐天观井”的视角,了解浩浩汤汤的世界潮流朝哪个方向奔流,从而客观看待我们的国家在世界这个坐标系中的位置,以及它的美和美中不足。

  如是,才能更理性地爱国。

即时新闻: 林世钰 | 致命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