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精神病人都很可怕吗?一篇文章打破你对精神病人的偏见

  • 健康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贬低这类人,都会骂他们“神经病”或者“精神病”,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形容的正是“精神分裂症”的群体。

精神分裂症的历史

首先精神分裂症这一词是一名瑞士医生提出,叫EugenBleuler,而精神分裂症的英文名为schizophrenia。这个单词,来源于希腊语,skhizein叫分裂,phren叫精神,两个单词组合而成的。

就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一开始这些医生认为他们没有人格的整合能力,所以内心是断裂的。

不过一开始医生只是探讨人格基本功能层面,后来人们开始探讨精神病人时更多倾向于他们的精神问题,这一点是不同的,以至于最后大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是多重人格活着人格分裂患者。

临床描述、症状

精神分裂症有很多种形式,严重程度变化不一。但无论怎样,这种病的主旋律始终保持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总觉得自己的思想在吵闹。在过去这被叫做幻听,但如今它通常可以理解为,仿佛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患者头脑中植入一个窃听装置。他们还会想像其他人可以读出他们的思想,于是倾向于将每件事都拟人化,以至于会以为电视新闻播报者也在给他们传递秘密信息。妄想式精神分裂让患者产生各类稀奇古怪的阴谋论,因而会导致他们拒绝治疗。考虑到大脑功能失调的方式有很多种,这样一个连贯的模式说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不是各类相似病症的集合。

情感变化:患精神分裂症之后情感变得冷漠、失去以往的热情、对亲人的关心,缺少应有的感情交流,与朋友疏远,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莫名其妙地伤心或欣喜或因一点小事而发脾气等。

敏感多疑: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是敏感多疑,患者常常把自己与周边的事情联系起来,认为什么事都是针对他的。

在临床上,精神科医生也会更多鉴别诊断,比如区分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除此之外,还有“瓦解性症状”。

阳性症状,一般指与现实扭曲有关的症状,比如幻觉、妄想。

阴性症状,涉及某些领域的正常行为缺陷,言语、感情、以及动机。

瓦解性症状,包括杂乱无章的言语、古怪行为以及不合时宜的情绪反应。比如,在沮丧的时候会微笑,在伤心的时候会兴奋。

关于精神病的诊断必须要看对方的持续时间,一般至少上述症状必须超过一个月以上,才有可能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患病原因

关于精神病的成因实在太复杂,其实目前也没有一种学说可以完全解释精神病。

不过当下学界普遍认为遗传生物学原因、心理性格原因以及应激性社会成因有关。

在遗传成因中,1938年,Fran Kallmann发表了一项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族的大规模研究,他在柏林精神病院找到了1000多名被诊断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对他们的家属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父母的障碍严重程度影响子女的患病机率;父母的精神分裂症越严重,孩子患精神分裂症的机率就越高。

后来科学家对一些去世后的精神病人大脑进行研究,发现有些部分和正常人是有些不同的,比如有确凿的证据让研究者相信,精神分裂症部分是纹状体上的多巴胺受体D2受到过度刺激的结果。

还有就是发现,他们脑部前额叶多巴胺D1受体缺乏刺激,导致他们的活动受限出现一些奇怪的退行性行为障碍。

在心理成因说中,其中大量研究发现早年创伤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精神心理健康,研究发现早年经受性侵和一些打击虐待的儿童成长为成人后多少人格都会出现不健全。

还有就是在一些人生活中出现应激性障碍事件也会导致人出现一些精神病性症状。

怎么解决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和很多疾病是一样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也不是人们眼中的“疯子”,他们通过治疗症状可以控制甚至是治愈。早发现早治疗,注意病程的全程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完全能够恢复社会功能,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起着重要作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病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为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康复措施,亦十分重要。一般在急性阶段,以药物治疗为主。慢性阶段,心理社会康复措施对预防复发和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能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40多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精神症状的缓解率和精神病患者的出院率。有作者统计近100项(AF Lehman,1998)双盲对照,发现抗精神病药物能对50%~80%左右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明显疗效,而对照安慰剂仅5%~45%左右。

在急性期的症状过后,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因为有些精神病人是因为早年创伤和各种性格缺陷导致,所以心理治疗完善人格也非常关键,由于精神病人的自知力比较差,在这个过程中家人的陪伴尤为重要,督促他们在急性期的药物治疗后接受定期的心理治疗帮助。

最后提醒,精神分裂症通过治疗可以控制症状,达到临床治愈,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应该积极到专业的正规的医院进行救治。

今日时事新闻网|最新时事优选新闻–精神病人都很可怕吗?一篇文章打破你对精神病人的偏见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