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家庭

周扬之子忆父:我们从未走进彼此的内心

在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上,“周扬”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从上世纪30年代起,他便获得最高领导人的信任,成为其文艺路线的阐释者和代言人。周扬政治命运的每一步,其实也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历史的一个缩影。

从奔赴延安的进步青年到反革命分子

吴东方和吴宜仲这两个名字比起来,吴东方更具有辨识度,也更文艺一些,抗战时期很多“进步”青年投奔延安,到延安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放弃使用本名而改用另一个更有“革命”或“文艺”的新名字,以示新的生活开始,李云鹤这时就改名为江青。吴宜仲在一九三九年到达延安后,也改了名,不过他所曾用过的名字比较多,有夏飘平、夏青、吴秋风、吴箎雨、吴东尧、吴洛、吴潑、东方等等,最后应该是比较喜欢“东方”这个名字,于是加上本姓,最后正式使用的名字是吴东方。

美加墨敲定自贸协议 中美贸易越趋“孤立”(图)

特朗普和杜鲁多的关系时好时坏,特朗普早前更说如果不能与加拿大就贸易协议达成共识,将会把加拿大排除在外。

美国和加拿大宣布,两国已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替代版本达成共识。这意味着美加墨三国将签署“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简称USMCA ) ,令北美维持了20多年的自由贸易协定得以维持。

美国和加拿大在周日(9月30日)首次发表声明,宣布双方达成共识,并于周一(10月1日)公布协议的内容。一如外界预期,加拿大在开放农产品市场的问题上向美国作出让步,而美国向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车进口提供免关税保护。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之初先后推翻与许多国家签订的贸易协议,但后来慢慢逐一与它们重新建立协议,唯独与中国的谈判仍然停滞不前。专家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认为,这并不是特朗普与中国贸易谈判的策略,而是中美贸易纠纷比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纠纷更复杂,而且中国有反制措施,因此中美至今仍然未能达成共识。

“美好的一天”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政府发布的联合声明称,USMCA将为三国的工人、农民和公司带来一份高质素的贸易协议,将为区域打造“更开放的市场、更公平的贸易和强劲的经济增长”。

根据协议内容,加拿大将向美国农民局部开放价值160亿美元的加拿大农产品市场,而如果美国将来向进口汽车征收关税,这些关税将不会适用于加拿大和墨西哥制造的汽车,限额260万辆,但新规定要求每部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制造的汽车中,最少要有40%的零件来自这三个国家,工人的薪金定为每小时16美元。

BBC经济记者安德鲁·沃克(Andrew Walker)留意到,这个条款将增加汽车制造商使用中国制零件的成本。

美国和墨西哥早在8月就已经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替代版本达成协议,但美加一直未能就新版的协定达成共识。美国早前更宣布,将把谈判的限期定在9月30日。

协定要求汽车厂商在北美地区制造汽车时,必须最少40%使用来自北美地区的零件。

美加墨官员都对两国达成协议感到满意。加拿大总统杜鲁多向记者形容,这在加拿大来说“是美好的一天”。墨西哥外长比德加赖(Luis Videgaray )指,协议对墨西哥和北美各国都是好事。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在社交网站推特(Twitter)发帖指,美加墨协议改善了许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不足,对三国都是好的协议。

曾参与加拿大与欧盟自由贸易协议谈判的前加拿大政府高级顾问邦迪(Christphone Bondy)形容,这项协议有助促进美加墨三国的贸易联系。他接受BBC访问时指出,加拿大从来不希望达成一个“有赢家有输家”的协议。“重点是,饼做大以后对各方都有好处。”

受消息刺激,加拿大元和墨西哥披索的汇率都升至近月新高。但加拿大农民协会主席兰普伦(Pierre Lampron)批评,加拿大政府曾承诺不会签署任何对加拿大人不利的协议,但他“看不见这个协议会对约22万以农产品维生的加拿大家庭带来甚么好处”。

根据协定,美国农夫将可以进入加拿大的农产品市场,但这引来加拿大农民的不满。

与中国的纠纷“没完没了”

特朗普上任之初先后推翻包括与加拿大和欧盟等美国传统盟友的贸易协议,与中国的贸易纠纷更演变成贸易战。随着时间过去,美国先后与韩国、欧盟和加拿大及墨西哥等经济体都达成了贸易协议,但与中国的贸易谈判胶着。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认为,特朗普上场后希望把过去许多的多边贸易协议慢慢变成双边协议,这个过程一向都在进行,只是美国在与中国的贸易谈判中遇到麻烦,令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更早达成。

他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解释,中美贸易涉及的货物种类和金额较其他国家大,而且中国在与美国的纠纷中采取了反制措施,令纠纷“没完没了”。

他认为,要缓解中美贸易纠纷,首先要中美其中一方在这场贸易战中停战。中国外交部上月指收到美国邀请,就两国的贸易纠纷进行高级别谈判,但美国后来扩大对中国进口货物征收关税,中国也随即反击,谈判的计划也随之告吹。

庄太量认为,即使中方愿意停战,特朗普政府也可能不太愿意停手,因为目前看到的数据“对美国有利”,最主要是看两国股市的表现。“美国说自己在贸易战中胜出,因为贸易战开打后,中国股市下跌,美国股市上升。”

他指出,美国扩大开征关税针对的是消费品,会令美国消费品涨价,但这些数据通常要数个月后才会浮现。“中国最好的策略就是拖,因为时间站在中国这边,令美国的数据慢慢反映出来,特朗普就会慢慢让步。”

探访平壤民众生活:女士烫发穿高跟鞋 格外有范儿(图)

10月2日报道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9月30日刊登文章称,9月初,《联合早报》记者受邀到平壤采访朝鲜建国70周年国庆,除了朝方统一安排的采访行程之外,该报记者也在陪同吴先生的允许下,趁午餐和晚餐等空档时间外出用餐闲逛,体验平壤居民的生活。文章摘编如下:

  入夜时分,一家意大利披萨餐厅门庭若市,顾客在轻松聊天、用餐喝酒,餐厅中央的舞台则有现场乐队伴唱助兴,一片热闹喧哗。如果告诉你,这是朝鲜的首都平壤,你信吗?

  记者9月初到平壤采访,若不是亲眼所见,也很难相信。平壤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城市发展,大街上生机勃勃,人们有说有笑、小孩在嬉闹玩耍。

  报道称,平壤市中心还能轻易找到西餐厅、酒吧、西式咖啡馆等“外来文化影响”,而且还越来越受到当地人的欢迎。陪同吴先生就说,他最喜欢吃海鲜、生鱼片和西餐。

  报道还称,曾经一穷二白的朝鲜人民,如今不仅不再过苦日子,而且还能憧憬着过上好日子。

  记者在一家餐厅里邂逅了平壤市民李志香(27岁,科研人员)和她的友伴。午餐时间,这家价位瞄准中产阶层的食堂,生意不错。

  李志香说,近年来政府新建了水上乐园、主题公园等娱乐设施,为市民周末的休闲出游提供了更多选择,如今平壤的生活越来越好。

  她说:“朝鲜人对国际制裁并不在乎。我们照样吃喝、玩乐,你自己也看到的。眼见为实。”

  报道称,平壤市民的消费水平正在迅速提升,穿着时髦还佩戴首饰的李志香透露,单是买衣服和化妆品,就占了她月薪的五到七成。她暗笑说:“我是女孩子嘛,总得打扮打扮。”

  谈到对未来的期望,李志香表示,希望民族统一、国家变得强大;以及自己的事业发展、家庭生活都能成功。

  被问到是否希望赚大钱,她大笑后用英语回答:“Sure!(当然!)”

  报道称,像李志香这样注重生活品质的朝鲜人并不在少数。

  记者发现当地民众的穿着打扮都相当得体。女士或烫发或扎了马尾,穿着衬衫和裙子,踏着高跟鞋,走起路来格外有范儿;男士则偏好中山装,但也有越来越多人开始穿上西式长袖衬衫。

  报道称,在平壤最著名的银河化妆品工厂,经理告诉该报,化妆是“文明的表现”,国家领导人“不断关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关心人民的美容问题,要让人民‘美’起来”。

  报道称,节假日,平壤市里的大大小小公园也能看到市民在悠闲地漫步或运动。

  朝鲜国庆日隔天是公定假日,记者们驱车前往午餐地点时,路上经过了大同江江畔的一个小公园,看到有不少人在打篮球、排球、网球等。

  24岁的大学医科生金先生刚打完网球,正准备和朋友去用餐。

  金先生说,现在的生活很舒适,住房是父母的单位分配的,教育、医疗都也由政府免费提供的,他根本不需要为钱操心,还可以每周末到公园打网球。他希望毕业后顺利当医生,为国家做出贡献。

  报道称,朝鲜过去五年实现了较高速经济增长,城市建设也在加速进行。

  报道还称,在平壤市中心,旧时工整划一、四四方方的苏联式建筑,已逐渐被个性化的高楼所取代。

  近两三年才落成的未来科学家大街和黎明大街,宽广蜿蜒的街道、错落有致的建筑设计,以及更大胆鲜活的色彩,尽显“高大上”的气息和时代美感。

  报道称,对大部分平壤市民来说,自行车、巴士、电车和地铁还是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街上,经常看到公交车站排着长长的人龙,公交上也都挤得满满的。

  不过,城市越来越繁华,马路上的私家车也越来越多,车型主要是老式的德国梅赛德斯、奥迪、中国的比亚迪、日本的丰田等。

  报道称,平壤的路上也出现越来越多出租车。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平壤共有1500余辆出租车。一些出租车内还有小屏幕,可以观看电视剧。

  报道指出,平壤这几年加快城市建设,如今市中心已经高楼林立、街道上车辆也越来也多。

  报道还指出,在朝鲜的五天里,感受最深的就是人们致富的愿望。

  陪同吴先生常说:“我的儿子就是我的未来。我挣钱就是为了他,这就是人生。”

  报道称,走在平壤的街上,市民很乐意接受采访,陪同也很配合地协助翻译;在光复百货公司,吴先生甚至把记者一个人留在了商场一层的超市里,展现出罕见的自信。

  他说:“通过你们的报道,我们是时候让世界看到真正的朝鲜了。”

87岁老太遭18岁少年暴打多处骨折 警方愤怒通报(图/视频)

近日,一段视频让全国网友都气炸了。 浙江海宁,一名18岁小伙因心情不佳怒砸自行车,87岁老太看见后,好心劝说“这样要把自行车摔坏的”,这时丧心病狂的一幕出现了。该小伙扔下自行车,多次对老人踹打、抽打致其多处骨折。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小伙在老人说完话之后,先用手里的不明物体向老人力砸去,紧接着飞起一脚狠狠地将老人踹倒在地。

老人倒地后,他还连续用脚蹬踹老人。

看老人躺在地上不动,本来已经走开的他又走了回去,丧心病狂的捡起老人的拐杖抽打老人。

对于男子的行为,一大波网友气炸了,排队讨伐!

网友评论

21CN官方微博:还好你已满18岁了!!!

二十岁的某一天相遇:太可恶了

aCulturalStylist:真是气到说不出话。

郭佳洋:什么样的家庭会教出这样的人?可怕!

颜鹤鸣:一个正常的人,应该可以预见本来走路就不利索的老奶奶飞踹后可能是毁灭性的。那么此时他的行为应该作为故意谋杀来定罪。至少我是那么看的。判无期不为过。

民德无相神仙龟:看到都哭了。这是自家外婆一样的老人家啊!怎么下得去手?

月珍6:这青年如果精神没问题的话,应该是变态,你怎么对老人能下得去手,老人连走路都困难,你却跑上去踹倒老人,并在老人身上又猛踹两脚,后又捡起拐杖猛打老人,真是伤天害理,人渣。应当受到法律制裁。

阿外旺旺:第一次看到视频这么来气,别说年近90的人了!就是70多岁的老人也经受不起这个啊?这和故意杀人有什么区别?严惩!严惩!

海宁警方昨晚发布通报,言辞中难掩愤怒。

通报全文↓

9月25日下午4点50分左右,张老太(87岁,海宁人)拄着拐杖在(浙江海宁)海洲街道民和小区内行走时,遇尚某(18岁,云南人)推着自行车经过,尚某由于心情不佳,将车往地上用力一掷,张老太见状后,好意向尚某喊话“这样要把自行车摔坏的”,这时丧心病狂的一幕出现了:尚某扔下自行车,径直奔向老人,狠狠的飞起一脚将老人踹倒在地,并连续用脚蹬踏、用拐杖抽打倒地老人身体,直至被赶来的群众制止。

海宁警方接到群众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将尚某控制,并通知120及时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现尚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经医院检查,张老太身体多处骨折,正住院治疗。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尚某年纪轻轻,其行为却令人发指!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警方在此也特别感谢及时制止恶行的热心群众,希望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暴戾。

海宁公安微信公众号 截图

(澎湃新闻综合海宁公安、网友评论等)

87岁老太善意提醒反被打 打人男子被警方提请逮捕

近日,浙江海宁一位8旬老太太善意提醒男子,别摔坏自行车,被其粗暴殴打,引发了网友强烈关注。 海宁警方表示,对此案高度重视,虽是节假日,但民警还是在加班加点工作,目前案件已提交至市检察院提请逮捕,老奶奶伤势暂平稳,无生命危险。

中国人申请签证拒签地图曝光:6个省是高危(图)

经常出国的朋友们,应该都听说过/经受过签证被拒绝的痛苦。

你可能有亲戚,朋友因为申请签证被拒,或许是因为申请人自身条件不够好?

之前,中国著名演员陈坤申请加拿大签证也被拒了,闹得他发微博求助。

当时陈坤想带儿子暑假去加拿大夏令营却被拒签,引发热议。

名气这么大的演员也会被拒,加拿大签证官是真的任性。

其实一直有个传说:申请加拿大签证时,中国每个省份拒签率都有高有低,差距很大。

如果你不幸在拒签率偏高的省份,被拒签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加拿大著名移民律师Steven Meurrens 曾在Twitter 上公开了一个惊人的机密文件(也许在加拿大移民局根本就不算秘密):

中国的辽宁、广东、河北、河南、福建,湖南和天津市,这6省1市属于签证高危地区。

如果你生在中国这6省1市,那就倒霉了。

当你申请加拿大签证时,签证官就会自动帮你打上高危人群的标签,会对你另眼相看、从严审核。

“如果这些省份的中国人资料在核准边缘(borderline),就要拒绝!”

而以上在核准边缘的资料如果换作是别的省份的申请人,也许就会被从轻发落。。。

机密文件指出,这6省1市申请人的旅游签证、学生签证、工作签证、商务签证、过境及永久居民的一次性旅游证件等,所有种类签证都要严格审核。

Steven表示,这6省1市的中国人必须更明确的证明他们在签证到期前,会离开加拿大。

“这些申请人需要更详细的填写,包括个人行程、计划停留时间、移民身分、与在加亲人联系、目前就业情况、访问目的等内容。因为,签证官会因为他们的所在地,而更严格的审查!”

福建省

福建人是签证官“重点照顾”的对象。不仅是被加拿大拒签,在其他国家也容易上黑名单。

赤裸裸的歧视:

有人在知乎上提问,为什么福建人很容易被拒签?

提问者去过很多发达国家,有着良好的出境记录。然而申请新加坡签证时,却阴沟里翻船了。

“新加坡签证被拒,理由是我是福建人!”

福建的福清、长乐更是重灾区。有网友表示,自己在旅行社干过,福建福清、长乐的人申请日本、欧洲签根本不接,因为拒签率太高。

一封拒信中的理由:

“申请人来自高危地区。申请人打算去美国XX大学上学,但是面谈回答像是排练过的反应。跨领区申请,真实性值得怀疑。”

福建人哭晕在厕所。。。

签证官的“歧视”是有原因的,因为来自高危地区的人群滞留在国外的概率更高。

这是中国在境外非法滞留旅客的高发地区汇总:

有关资料显示,1992年开始有大批福建人非法进入美国,1993年福建就有20,000多人通过各种渠道偷渡美国,屡禁不止。

在美国,福建移民已经超过广东移民,成为纽约最大的华裔移民群体。

据不完全统计,来自福建长乐、连江、福清等地区的华裔移民在美国共有110.2万人。

来自福建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同乡申请加拿大签证就特别难,很多人被拒签!

他说:“加拿大还用老眼光来看待我们,因为福建一带早先一直被视为北美华人偷渡大本营”。

广东省

除了福建,另一个容易被拒的高危地区是广东省。

广东、潮汕地区的移民在海外的数量非常庞大,目前全国最大的侨胞人数群体依然是广东人。

在国外的华人街,到处都能看到粤式茶楼酒楼,人们讲着粤语互相交流。

除了一些合法去国外的,大量的移民中也有不少是靠着偷渡和非法滞留“黑”在了国外。

因此,来自广东的朋友申请美国、加拿大签证时,也会被严格审查。

东三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美国的辽宁沈阳、抚顺、铁岭等地区的华人移民,总共有55.55万人。

其中有些是合法入境,还有很多是非法滞留的。

此前有媒体报道,美国驻沈阳领事馆的签证官曾经被一家当地旅行社买通,不少东北居民顺利获签。

结果很多人去了美国就从此黑了下来,非法滞留。

美国驻沈阳领事馆随后进行了较大的人员调整,从此东三省的拒签率一直居高不下。

有网友申请加拿大签证被连续拒签两次,就因为户籍东北~

如何提高签证成功率?

如果你出生在一个低风险的好地方,那就成功了一大半。

拒签率不仅和地域有关,还和签发的领馆有密切关系。

江湖传闻,美国五大领馆的签证通过率如下:

广州领馆>上海领馆> 北京大使馆> 沈阳领馆> 成都领馆。

而北京使馆和上海领馆的签证获批数量远远高于其他三个领馆,面签更加容易。

北京人、上海人笑了,福建人哭晕在厕所。。。

姓氏歧视

据说,加拿大移民部在审理中国人配偶移民时也有一份特别训练手册。

文件要求移民官对来自中国的申请人严加审核,并给出了重点考核指南!

这里面最奇葩的是,要求把中国的王、黄、李,陈这几个姓氏的人例为重点审核对像。。。

手册里其它对中国申请人特别需留意情况如下(不是一般的奇葩):

1、中国公民(通常是大学生)与非中国人结婚;

2、结婚照片中没父母(一群朋友6到10个比较危险);

3、教育水平不高,低收入;

4、结婚照里夫妇不亲嘴(这你管得着吗?);

5、夫妇不度蜜月;

6、没有钻戒;

7、夫妇身穿同一套衣服在不同地方拍照;

8、当事人为王、黄、李,陈这几个姓氏的;

这一奇葩的内部指引一度使得当时的中国配偶移民被拒率高达39%左右。

加拿大对难民的慷慨大家有目共睹,平等和多元不应有双重标准。

华人(中国人)是全球各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对加拿大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

希望加拿大不要对来自中国的签证申请者执行双重标准,不要另眼对待所谓“六省一市”的申请人。

情况在变化,过去的标准已经过时了。如果继续地域歧视、姓氏歧视、加拿大一贯倡导的“平等和多元”就成了笑话。

有情人终成兄妹?荷兰高产捐精者或孕育千余孩子(图)

  突然发现自己多了1000个兄弟姐妹,是什么感受?35岁的荷兰男子范·哈伦近期遇上了这个问题。

  据英国《泰晤士报》,荷兰男子范·哈伦五年前被父母告知他是通过精子捐赠得来的孩子。好奇的哈伦为找到自己的生父求助基因公司,进行了DNA测试。这一测试,哈伦惊呆了。

  

  通过家庭树基因公司的测试,哈伦不仅找到了自己的生父,与此同时还找到了60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

  原来,哈伦的生父过去20年来定期在3家诊所捐赠精子,而据谢菲尔德一位生育专家,一位健康男性每年可以捐赠50次精子。

  哈伦的生父自己保守估计约有200个后代,但据一个为捐赠者设立的荷兰政府组织估计,大约有1000名儿童是由哈伦生父所捐赠的精子受孕而来。

  

  英国《太阳报》称,哈伦生父捐赠的精子孕育了近1000个孩子,使得他超越捐赠精子孕育600个孩子的英国科学家Bertold Wiesner,成为“最多产”的捐精者。

  有情人终成兄妹?

  突然之间多了约1000名生物学意义上的兄弟姐妹的哈伦没有被“吓倒”,他还希望深入了解他们。

  据英国《每日邮报》,哈伦已经见了一些兄弟姐妹,并发现有一些住在和他长大的地方非常近的地方,已经见过的一些兄妹甚至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如拼图游戏等。

  

  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一些“兄妹”差点成了“情人”!

  据报道,哈伦在采访中称,“有一些人在发现互相之间有亲戚关系之前就认识了,有的甚至差点开始约会了!”哈伦表示,这也是这类信息这么重要的原因之一。

  

  擦肩而过却不知是“兄弟姐妹”,互有好感却发现终成“兄妹”,也是心塞。

  有网友调侃,这位“超级”捐精者怕不是“荷兰版的段正淳”吧!

  

  事实上,这不是荷兰第一次出现“捐精事故”。

  2017年8月,荷兰多名单身母亲向当局举报,一名男子在11个不同诊所捐精,导致102个生物学意义上的孩子由此降生。

  

  而荷兰法律规定,捐精者一生最多只能有25个孩子,以防止不知情的“儿女”之间发展恋爱关系甚至结成婚姻。

  同时,捐精者也被要求不得在不同的诊所捐精,只是这一要求总是被忽视。

  精子市场“供不应求”?

  精子市场的需求一直非常大。高龄夫妇、两地分居夫妻、不孕不育者、患病者、同性恋人士等都是精子市场的需求者。

  

  据2018《全球精子银行市场报告》,虽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精子银行产业整体还是呈上涨趋势。

  根据报告,精子银行每年的增长率约为6.25%,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3.41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4.09亿美元。据估计,到2022年,市场份额将达到5.48亿美元。

  

  尽管如此,精子市场还是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

  早期的精子捐赠是匿名且有偿的,许多大学生甚至将“捐精”作为一种“赚外快”的途径。但近年来,许多国家取消匿名,同时规定捐精必须是无偿的,一定程度上导致捐精者减少。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在澳大利亚,捐精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但近30年来,澳大利亚精子市场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包括取消匿名、进行更严格的心理预筛选以及取消有偿捐精等。

  

  但这些变化导致澳大利亚出现了严重的精子短缺。报道称,捐精者减少,而等待精子的家庭越来越多。这迫使许多人转向国外,甚至转向互联网上的精子“黑市”,引发许多问题。

  捐精市场的伦理问题

  事实上,精子捐赠一直以来颇受争议。除可能出现的“有情人终成兄妹”问题外,精子捐赠还存在许多方面的伦理问题。

  据《经济学人》杂志,早期的精子捐赠规定必须是匿名的,直至现在许多国家如法国、西班牙还是规定捐精者必须匿名。

  

  但匿名捐赠导致许多由此而来的孩子感到非常迷茫,他们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此外,在人际关系上也容易出现混乱。

  此后,荷兰、英国等国家将匿名捐精列为非法行为,澳大利亚也取消了匿名捐精的规定。

  

  除此外,由于正式的体外精子受孕费用较高,许多人会转向黑市或是互联网,从而产生许多问题。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一位澳大利亚教授称,网上寻找精子捐赠者非常危险。一方面是安全问题,网上寻找捐精者无法确保基因得到有效筛选,另一方面则是无法确保长期的亲子关系。

  

  不规范的捐精市场经常导致父母权益之争,而最终的结果是,谁也得不了好。

他676分上清华连微信都没有 看到手机后沉默了(图)

微信公号“人民日报”9月29日消息,单小龙,18岁,宁夏西吉县人,家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患病多年。父亲和哥哥在外打过工。他是全家人的希望,就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76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录取,这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这也是他们这里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

  

本文图片来源:@全球儿童安全组织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单小龙还在外面打工。他要帮助家里减轻负担,每天早上9点就在工地工作,单小龙每天在工地差不多要搬12000公斤的钢筋,连包子都只能吃素馅的,“一个素馅的包子比肉馅的要便宜3毛钱”单小龙说。有时候也想休息一下,但是为了完成上学的梦想,他要坚持下去。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以后要上大学肯定还需要更多的钱。单小龙在2015年获得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一等奖。

  上学这么多年,同学却连他的微信好友都没有,原因是单小龙只有一个破旧的按键手机,而且就是这部手机,也是父亲已经用了三年后送给他的,这部手机也是他和在外打工父亲联系的唯一纽带。虽然其他同学用的都是智能手机,可单小龙知道,自己不能去攀比,自己应该去跟同学比的只能是学习。因为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只有学习,除了这条路,再无他途。

  

  

  如今的他已经获得了梦想的通行证,也让我们祝福他的未来能越来越好!

 

日本真子公主未婚夫居然因为这 未取得留学签证(图)

  日本livedoor新闻网9月28日报道称,日本皇室的真子公主的未婚夫小室圭,因为自身存款不足未能取得美国留学签证,将于10月中旬被迫返回日本。他今年8月上旬赴美,至今还不到两个月。

  

  据日本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小室圭赴美时并没有取得长期签证,所以最多只能在美国待三个月,10月下旬之前必须暂返日本。

  一般来说,赴美留学的学生要先取得留学签证后才能出国。同时,除了一些必要的手续证明材料外,还必须接受美国大使馆或领事馆的面签。而“存款证明”往往成为申请留学签证的绊脚石。“为什么没有取得留学签证?”没错,小室圭也是因为“存款问题”。

  有消息称,小室圭在大学时期曾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留学一年。那时小室圭提供的“存款证明”靠的是母亲向前未婚夫借的200万日元,这才通过了留学签证的审查。而小室圭此次选择的是以全美最高额学费闻名的福特汉姆大学,留学三年至少需要1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1万),甚至是3000万日元的存款证明。如此高额让普通学子望而却步。

  报道称,虽然小室圭与真子公主已有婚约,但自身家庭还背负着400万日元的金钱纠纷尚未解决,皇族未婚夫的身份也无法让存款证明变得简单。

  对于小室圭即将回国的消息,宫内厅相关人士猜测“10月5日是小室圭的生日,而10月23日是真子公主的生日,可能两个人想在一起度过找了个合理的解释吧。”另外,据小室圭家的邻居说,自小室圭赴美后,家里的公寓再也没有亮过灯,小室圭的母亲也不知去向。

张雨绮前夫离婚案后首现身 派出所前满脸笑容(图)

张雨绮与前夫袁巴元

9月27日,张雨绮经纪人杨天真宣布张雨绮与丈夫袁巴元已协议离婚。28日,有媒体拍到袁巴元离婚后首度现身,满面笑容现身派出所。

袁巴元走出派出所

26日,有网曝消息称,张雨绮和丈夫袁巴元于因家庭琐事发生肢体冲突,过程中张雨绮持水果刀将丈夫背部划开1厘米的伤口。第二日,张雨绮的经纪人杨天真就代为宣布,张雨绮已和第二任丈夫袁巴元协议离婚。

袁巴元走出派出所

离婚案后,袁巴元首度现身,竟然又出现在了派出所。只见他穿着白色T恤,手上抱着一堆材料,满面笑容地走出派出所,还和派出所工作人员握手客套。

张雨绮离婚后首度现身节目录制

28日,张雨绮离婚后在综艺节目中亮相。照片中,张雨绮穿着白色星星连衣裙现身录制现场,在监控镜头中神采奕奕,趁着录制间隙造型师整理发型时,还不时的低头看手机面露微笑,状态并未受到离婚的影响。

看来这夫妻俩离婚后的状态和心情都颇为不错

李小璐事件大反转,难道网友这么容易被糊弄?(图)

    今年娱乐圈中最令人震惊的事件应该就是李小璐出轨这件事了。当初事情被爆出后,引发了很大的争议。网友们纷纷指责李小璐,称其不顾及深爱她的贾乃亮和女儿甜馨,李小璐也到了被人人喊打的地步。至于贾乃亮,则获得了不少网友的同情。毕竟一直以来,贾乃亮在在公众面前都展现出爱家爱老婆爱孩子的好男人形象,李小璐出了这样的事情,对贾乃亮来说就是最大的打击。

 

  

  事件被曝出来后,虽然李小璐方面进行否认,但是网友们并不相信她的说辞。贾乃亮时候也发了一大段长文,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同情。后来,李小璐便深居简出,想减轻这次事件对自己的影响。贾乃亮则进入剧组密集拍戏,想借用工作来麻痹自己的感情。两人这样的状态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前段时间,有消息说李小璐想着复出了。之前事件爆出后,李小璐还创建了微博小号,在小号上面指责是贾乃亮忙于工作不顾及家庭,还在小号上面拉着甜馨大秀母女情,网友们对她这种行为都非常唾弃,还在说李小璐想要洗白是不可能的。之前也传出消息说李小璐和贾乃亮复合了,有网友还认为贾乃亮太隐忍了,李小璐配不上贾乃亮。

  

  

  没想到,这次事件还是来个大反转。9月28日,李小璐工作室转发微博称李小璐名誉维权系列案件陆续胜诉,证明了李小璐并没有出轨。看到这个消息,很多网友是惊讶的,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反转,连卓伟都出来说当初的爆料不是自己爆出来的。

  

  

  这些一消息公布后,有网友又开始同情李小璐,还称贾乃亮当初刻意卖惨博同情。但是,不论事情的真相如何,网友们最终还是被网上的消息糊弄了。也有网友不相信这次澄清,认为李小璐花了很多的公关费,也有网友认为这次事件的确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网络暴力。这次事件确实让网友开始反思,究竟还要不要被网络暴力继续糊弄下去?

 

健康热帖:为什么中国的肝癌患者这么多? (组图)

 

  文| 菠萝

  (一)

  昨天一早,在网上看到了著名歌手臧天朔因肝癌去世的消息,年仅54岁,英年早逝。没想到,就在同一天的晚上,又听到了一位相声名家师胜杰,同样是因罹患肝癌去世,享年66岁。

  

  从新闻里看,二位都是去年底发现了病情,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撒手人寰,确实令人扼腕。同时,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两位生前都非常爱喝酒:

  圈内人对臧天朔的印象是仗义、豪爽、爱喝酒;

  师胜杰更是曾自述爱喝酒只因年轻时下乡,被分到了酒厂干活,其中的一项工作就是品酒,品尝酒有没有烧好?够不够度数。久而久之,不仅酒量练了上来,而且也深深爱上了喝酒。

  常读菠萝文章的读者知道,长期大量饮酒,正是罹患肝癌的重要诱因。除了喝酒,还有什么原因让50%以上的肝癌病人都在中国呢?

  (二)

  菠萝曾经写过,癌症作为一种整体上的富贵病,只有5种癌症,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比发达国家更高,分别是肝癌、食道癌、宫颈癌、胃癌和鼻咽癌,菠萝管它们叫五小强。(详情请读:远离穷人癌,你可以做到!)

  这五种癌症之所以成为穷人癌,都拜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所赐:中国这五类癌症发病率都很高,贡献了世界近一半的穷人癌病人。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2015年我国预估肝癌死亡人数42.2万例,新发患者数高达46.6万例。他们中,仅有10%的人能活过5年[3]。

  刚才说了,如果没有特别原因,所有癌症都应该是富人癌。五小强的出现,并不是意外,而是出现了致癌的特别原因。

  那特别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有两个:饮食习惯和病毒细菌感染!

  具体到肝癌,饮食因素中第一就是酒,过多的酒精摄入会导致脂肪肝,积年累月之下,会诱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进而转为肝癌。

  关于喝酒的危害,我写过好几次,每次的阅读量都特别惊人,比如这几篇,统统10w+:

  

  除了中国的酒桌文化让大家不堪重负之外,也是因为总有这样的养生秘诀在坊间流传:

  每天少喝一点酒,可以活血养生,对身体有益。

  女性每天一小杯红酒,可以美容养颜。

  甚至就在菠萝的后台,也会有许多关于酒的奇葩评论:喝酒可致癌?打死我也不信!

  

  还有一部分肝癌的发生与进食了黄曲霉素相关。针对苏粤桂闽等肝癌高发地区的调查显示,居民食用的粮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黄曲霉素污染 。

  黄曲霉毒素与烟草一样,都是一类致癌物,主要在温暖、潮湿环境下的玉米、花生、稻米和小麦等谷物中产生;长期低水平接触黄曲霉毒素会增加了肝癌的危险性。

  

  除了以上两条颇具中国特色的原因之外,去年底的一篇关于亚洲肝癌患者的研究结果也曾引起极大反响,当时菠萝也曾详细写过:亚洲大批肝癌和马兜铃酸有关,有毒的中草药千万别乱吃!

  马兜铃酸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致癌物之一,能诱导细胞内产生一种非常特别的突变,这就是所谓的马兜铃酸突变指纹。现在只要通过基因检测,就能马上判断这个肿瘤和马兜铃酸有没有关系。

  研究者对亚洲各地肝癌样本做了基因检测,结果让人震惊!本次研究中大陆47%,台湾78%,东南亚56%的肝癌样品都携带明确的马兜铃酸突变指纹。大家以前绝对不会想到有这么高的比例。相反,欧美的肝癌中只有不到5%和马兜铃酸有关。

  很多有肝病的人,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会服用各种各样的保肝中草药。如果其中不幸有含马兜铃酸的成分,那保肝药其实是名副其实的致癌药。

  

  (三)

  而说到病毒细菌感染这个诱因,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的最重要因素,主要是乙肝病毒(HBV),其次是丙肝病毒。

  乙肝病毒携带者得肝癌的概率是非携带者的100倍,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近80% 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中国是世界上乙肝病毒携带者最多的国家,因此成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最多的国家。

  丙肝更不为人知,是隐形杀手,被忽视的定时炸弹。据估计,中国有高达1000万丙肝病毒携带者,但绝大多数浑然不知。目前中国只有约2%携带者接受了治疗。不少人就不知不觉慢慢走向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道路。丙肝还有个和乙肝不同的难点:目前没有疫苗,无法彻底预防。(详情请读:丙肝治疗,真的变简单了吗?)

  

  (四)

  除去以上几类中国特有的肝癌诱因,肥胖和糖尿病等引发的非酒精脂肪肝导致肝硬化,也可能会转为肝癌。美国癌症学会一项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在体重指数35的肥胖人群中,女性肝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比正常体重女性高1.68倍,男性肝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比正常体重男性高4.52倍。

  综上,中国的肝癌高危人群大概是以下几类,应尽早进行肝癌筛查:

  长期酗酒者

  乙肝病毒(HBV)和/或丙肝病毒(HCV)感染人群

  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人群

  非酒精脂肪性肝炎患者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

  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作为普通人该如何预防肝癌:

  避免过量饮酒,不喝当然最好

  新生儿按时接种乙肝疫苗

  定期体检,若乙肝抗体不足时及时补种乙肝疫苗

  避免使用霉坏的谷物及其加工品

  控制体重,注意监测血糖

  了解家族疾病史,高危人群及时按时做预防性筛查

  说到早筛,肝癌早期发生时非常隐匿,没什么症状,几乎察觉不到。在临床诊疗中,大约70%的患者发现得病时已是几乎无法挽回的晚期。因此,如果在常规体检时的血液检查中发现甲肝蛋白和肝功能指数异常,可以考虑接受影像学检查(B超,增强CT,核磁等)做进一步确诊。

  至于肝癌的治疗方面,无论靶向还是免疫治疗,最近都有了新的进展,需要了解详情的,可以看菠萝之前写过的这几篇:

  希望可以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让中国的肝癌患者越来越少;也盼望新的治疗手段让更多的患者和他们身后的家庭远离肝癌困扰。

哈佛20年调查曝光扎心事实:聪明的父母都在偷懒(图)

    心理教师吴文君有一个观点:

  享受父母给的零花钱,是孩子的权利,而非父母的恩赐;

  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是孩子的义务,而非父母的压迫。

  可是在许多中国家庭里,做家务都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只管好好学习就行了。

  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怕他累着;用不着让孩子做家务,浪费时间;没必要让孩子做家务,将来找个勤快媳妇儿就行

  这大概是不少父母的想法。

  然而,一味保护宠溺、万事包办代替的结果,往往不是培养出一个优秀上进的孩子,而是让巨婴和妈宝频频出现。

  1

  武装到牙齿的保护

  才会害了孩子

  去年,一条广告在网上引起了争议:

  一个刚到美国留学第八天的男孩,邀请外国朋友来家里吃饭。

  说好了要做最正宗的中国料理,却被一道简单的番茄炒蛋弄得手忙脚乱。

  

  因为不知道先放番茄还是先放鸡蛋,他只能打电话向父母求助。

  国内时间还是凌晨,父母却不得不起床来拍视频手把手教儿子做番茄炒蛋。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曾说:很难想象那些只会念书,连煎蛋、煮蛋都不会的孩子,会懂得怎么做实验。

  有许多人吐槽说:现在的孩子,小皇帝、小公主越来越多了,孩子一个个都娇气得要命。

  可很少有人去追问这些孩子的父母,是如何养出小皇帝的。

  演员朱雨辰的妈妈在一档综艺上说:我在这个家里的位置,一人顶两个菲佣。

  

  儿子三十多岁了,但生活上的大事小事她都要插手过问,不这样做,她不放心。

  和朱雨辰妈妈一样的父母,其实不在少数。

  曾经轰动一时、被誉为神童的魏永康,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十三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十七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然而没过多久,他就被中科院劝退,原因是高分低能。

  中科院的老师回忆说,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在生活自理方面还不如一个小孩子:天冷不知道加衣服,天热不知道脱衣;房间从不打扫,脏衣服脏袜子到处乱扔。

  他极爱看书,经常窝在寝室埋头阅读,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写毕业论文。

  一门功课被记零分、没提交毕业论文,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资格。

  劝退事件之后,许多人开始关注其中原因,很快就发现,魏永康根本无法适应离开母亲独自生活。

  从小洗衣做饭、洗脸洗澡甚至挤牙膏这样的小事都由妈妈一手包办;高中时,妈妈为了让他吃饭时也能安心看书,给他喂饭;大学时,也陪读在儿子身边

  导致成年后的魏永康,看似已经脱离父母,却毫无生活独立的能力。

  斯坦福大学校长助理Julie Lythcott在演讲中说:很多家长错把自己的身份从父母变成管家,总是希望能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做到一切。

  尤其在孩子成绩这件事上,更是心甘情愿地服务。

  

  图片来源:TED演讲《正确的教育方式-避免过度呵护》

  使尽浑身解数,就为哄着孩子好好学习,只要门门功课拿A,不做家务就可以是理所应当。

  孩子早上醒过来饭就递到嘴边;走不了几步就有车接车送;内衣内裤只管扔一边自然有人洗

  

  图片来源:TED演讲《正确的教育方式-避免过度呵护》

  家长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过度保护却常常让爱变成错爱。

  父母武装到牙齿的保护,恰好剥夺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成长的好机会。

  作家沙拉在《特别狠心特别爱》里写到: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在适当时机向孩子索要。

  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朝他们索要。

  2

  聪明的父母

  懂得偷懒

  1938年,哈佛进行了一场名为格兰特研究(GrantStudy)的调查,整个过程持续75年。

  在最后20年,他们对波士顿456位少年进行追踪调查,结合斯坦福大学教授刘易斯特曼对1500名学生的研究记录,得出了一些结论:

  做家务的孩子,将来会更有出息。

  喜欢做家务和不喜欢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前者的平均收入比后者高20%。

  爱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可能在一些家长眼里,做家务就是简单地干干活,出出苦力。

  事实上,做家务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出苦力这么简单。

  1、做家务有助于开发智力

  朱棣文在接受采访时说,小时候妈妈就对他提过要求,必须学会自己做饭。

  动手做饭跟做实验一样,可以训练一个人的专注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打开冰箱,拿冰箱中仅有的材料下厨,能做出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就是在有限的资源中求变、求好。

  这种经验和能力,对一个人在科学研究中解决所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科学的思考有很大裨益。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能源部原部长朱棣文 / 视觉中国

  对孩子来说,心灵手巧往往是分不开的。

  收衣服、叠衣服,分门别类的把他们放好,锻炼的是收纳和归类的能力;

  从观察爸爸妈妈做饭到自己亲自操刀开灶做饭,锻炼的是观察和模仿和思考能力;

  就算是每日浇花这样的简单小事,也是对孩子审美情趣的一种培养

  看似简单的家务琐事,其实培养的孩子专注对待事情的态度和更强的动手能力。

  2、做家务帮助孩子走向独立

  动手能力的增强,足够让孩子在走向独立时更无所畏惧。

  作家千江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朋友的姐姐查出宫颈癌,要做手术,家人都往医院赶。

  叫姐姐的女儿时,她却一甩手:我去干嘛,我又不是医生,不去!

  紧跟着又问:我妈做手术了,那中午谁给我做饭啊?

  一个22岁的人,不担心即将手术的妈妈,只担心没人给自己做饭。

  有网友评论:每一个白眼狼孩子身后,都有一对自讨苦吃的父母。

  很多父母在小时候不让孩子靠近任何家务,等他们长大后才发现,孩子的人生根本离不开家务活。

  浙江的一位妈妈在朋友圈晒出了十岁女儿做的饭:三道菜,一碗白米饭。

  这位妈妈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但女儿似乎很享受做饭。

  

  来源:浙江新闻

  我们无法预测一个孩子的将来,但至少这个女孩,绝不会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忧心自己吃什么。

  正如妈妈所说:人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有一种叫生活的技能,这二者相辅相成。

  没有哪位父母敢保证自己能护着孩子一辈子,孩子离开自己后,该如何独立生活?

  这也是为人父母,必须给孩子上的一课。

  3、做家务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家庭观念

  陕西西安的夜市摊上,一名正在给顾客打饭的十三岁的男孩被镜头记录下来。

  记者问他为什么在这里照顾小摊,他说:因为我妈妈很辛苦啊,我要帮忙。

  

  来源:新京报

  网友在评论里说:他的家里贫富与否我们不知道,但在精神上,绝对是富养。

  《少年说》里,一位十三岁男孩在高台上对着妈妈大喊:

  妈妈,你可不可以不要再以社会实践的名义,逼我做家务了?

  每天写完作业,我得刷、擦地、择菜,但我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啊。

  台下一片哄笑,但妈妈还是坚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可以!

  将来你的另一半,她也是千娇万宠的一个孩子,她也是她妈妈爸爸的心肝宝贝,为什么她要跟你受委屈呢?为什么她要承担全部的家务?

  作为一个男孩子,你将来如果能泡得了厨房、下得了书房,能有担当、有责任,那么你的未来一定很幸福,跟你在一起的人也会很辛福。

  无论你有多大的学问你会说几门的语言,这都不重要,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纯爷们。

  

  来源:《少年说》

  聪明的父母,总是会稍稍偷懒。

  没有谁天生基因里就带着坐享其成,要得到,就要付出。

  做家务从来不是简单的干活儿,而是让孩子去经历其中的辛苦,去学会体谅父母家人的付出,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

  3

  让孩子正确地做家务

  做家务能够帮助孩子成长,但如何让孩子正确地做家务,又让不少家长犯难。

  对此,美国著名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Elizabeth Pantley)有一套十分实用的育儿经。

  1、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家务活

  错估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多父母都会犯的错误。

  Elizabeth提到,一个能熟练掌握复杂电脑游戏的孩子就一定能掌握洗碗机的运作。

  她为父母列出了一份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家务活清单:

  

  2、教孩子做家务需要耐心

  家务活难免琐碎,尤其是对家务不熟练的小孩子,能坚持做完才是最大的难题。

  所以,这其中不能缺少的就是父母的耐心教导和一同实践。

  梁咏琪就在微博晒过和女儿sofia一起在家做手工面包的照片:和孩子一起揉面团,擀面饼,让孩子看着面包慢慢膨胀

  

  有的家长看着孩子半天完不成家务,可能就会产生与其让他慢慢做,不如我自己来做节省时间的想法。

  这样的借口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也打击了孩子的信心。

  与其一味催促孩子快一点,不如亲手教他们慢慢来。

  3、为孩子量身定做家务活表

  家务活表是每天孩子应该完成的项目,譬如:自己刷牙、自己叠被子、自己整理书桌

  将这些制成一个随时可见的表,让孩子一点点养成习惯,既培养他们自律,也避免了父母唠叨式的提醒。

  4、给予适当的奖励

  对成年人来说,不给加班费的加班真的很难熬;

  同样,对孩子来说,每天做一样的事情,也总会有懈怠。

  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许能让他们更易接受。

  例如帮妈妈收拾完衣柜就可以去看一会动画片,收拾完自己书桌就可以出去玩

  但奖励最好不要用金钱来衡量,将家务活变成了一场交易,就失去了本身应该培养的目的。

  5、对于家务活要有明确的提示

  做一盘番茄炒蛋一定要比做一盘菜更容易知道去做什么,收拾好自己的玩具箱一定要比收拾好自己的房间更容易被完成。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明确的提示比过大范围的要求更容易实施。

  黄磊作为公认的娱乐圈大厨,不仅自己烧得一手好菜,也用这项技能影响了女儿多多。

  黄磊和妻子孙莉都常在微博晒出女儿做家务的照片,其中最多的,就是烘焙。

  会做一项特别擅长的家务,也会培养孩子对其他家务的兴趣。

  

  育儿经并不难学,难的是家长对待教育的意识。

  孩子的成长总是让每一位父母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家长常常为孩子规划各种宏大的目标,却忽视了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培养。

  成大事固然很有意义,但小节也未尝不重要。

  给文章点个赞,期盼每个家长都能培养出成大事不忘小节的孩子。

  也愿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能获得真正的独立。

 

美复审政庇移民案:规模堪称历史之最 对象多为中国人

【侨报记者陈沉9月28日报道】几年前被美国政府准予庇护身份的超过1.35万名移民,如今可能会面临被驱逐的命运,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中国人。

据NPR新闻报道,随着特朗普政府更为严格的边境行政令的出台,希望跨境到美国避难的难民不断遭到拒绝。严格限制移民入境的司法部长赛申斯(Jeff Sessions)、美国公民和移民服务局(USCIS)、联邦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和移民评论办公室(Executive Office for Immigration Review,EOIR)目前正在考虑剥夺几年前获得庇护的移民的身份。

目前移民部门的官员们正在对这些移民进行全面审查。据联邦机构称,这一举动与2012年针对避难申请流程开展的调查有关。在那项调查中,联邦检察官在纽约围捕了移民律师、律师助手和翻译人员共30人,这些人曾帮助移民骗取在曼哈顿唐人街和皇后区法拉盛(Flushing)滞留的避难身份。此案被称作“小说家”行动(Operation Fiction Writer)。

据称,在“小说家”行动中被定罪的人员曾帮助3500多名移民获得避难身份,其中大多数为中国人。他们被控诉炮制遭到迫害的样板故事,培训客户背下这些虚构的细节并将这些转述给负责庇护工作的官员,以及捏造文件以支持虚假的庇护申请。

诉讼结束后的这些年来,移民部门的官员一直在复审这些避难申请案件,以确定哪些人是通过撒谎申请了庇护,而这些人应该被驱逐出境。

USCIS在一份声明文件中确认了移民局官员正在复审几年前“小说家”行动涉及的3500起避难案件,并表示,他们也正在复审这些案件中涉及到的1万多名家庭成员的避难申请,这些人曾被准予“从属避难身份”。

因此,按此计算,2012年12月之前通过申请的超过1.35万的移民皆有可能失去自己的庇护身份。2012年诉讼被宣布之时,奥巴马政府决定不对任何此案中的客户实施刑事制裁。

而如今,“USCIS、ICE首席法律顾问办公室和EOIR正在复审这些案件,以保证我们国家难民体系的诚实,保证最初的避难准予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USCIS发言人缇翠柯(Katherine Tichacek)在声明文件中表示。

因客户的律师曾被控诉避难欺诈而复审这些客户,对于移民官员来说并不常见。移民律师们表示,他们从未见过相关部门的官员如此系统性地重审旧的避难案件,规模之大堪称ICE历史之最。

很难说这其中有多少由被诉律师经手的案件是虚假的。对每一起案例进行查验皆需要对几年前所发生的事情进行确认,这在其他国家是需要通过其他司法体系来完成的。

缇翠柯解释称,在复审过程中,当发现可能存在欺诈的旧避难案件时,ICE的律师会向EOIR提出重新审理此案的动议。如果动议被移民法官批准,那么涉案难民就会被传讯。之后法官会重新确定这名难民的身份,做出重新准予或终结其庇护的决定。

相关新闻>>

华裔律师:被质疑政治庇护欺诈 最终由移民法庭裁决

来源:侨报网 作者:章宁

【侨报记者章宁9月28日洛杉矶报道】今日下午,据英文媒体报道上千(约3500人)已获政治庇护者面临被遣返,而事件中涉及的庇护以及“衍生”的庇护移民总共达1万多人,其中以中国人居多。“之前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系统审查旧庇护案件的情况,”尔湾史密斯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刘莉莎表示,“若是此类情况下,ICE的律师需向EOIR部门提交动议,由法庭最终决定是否给予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