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经济

这么多大佬都没有拿到诺奖,身为学渣的我很欣慰(图)

今天,诺贝尔奖就要陆续公布了。117年来,诺贝尔奖以权威性和丰厚的奖金吸引了学界内外的关注。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

  俗话说,不想得诺奖的科学家不是好梦想家。得诺奖先得有实力,有了实力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层层关卡,比过五关斩六将还难,不信咱今天就来盘一盘。

  第一关:时机关

  驻守此关有三员大将:生得早,死得早,发力早。

  l 生得早

  诺奖从1901开始颁发,生得太早,显然是得不到诺奖的。(这好像是废话)

牛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比如牛顿同学,单单在物理方面的成就,保守估计够拿三个以上物理学奖。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在皇家铸币厂的工作,至少够得一个经济学奖。牛顿在1717年通过安妮女王法案创立了金币和银币之间的联系,非正式地把英镑从银本位转移到了金本位。牛顿因此获得女王授予的爵士身份——不是因为他对科学的贡献,而是因为这个意义非凡的伟大改革大大增加了英格兰的财富和金融稳定性。比照物理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直到1969年才第一次颁奖,牛顿更没戏。

  l 死得早

  相对来说,“死得早”比较容易理解,诺贝尔的遗嘱中就明说了,奖项只颁给在世的人。除和平奖和经济学奖之外,其余四个奖项目前均有明显的获奖者老龄化趋势,这说明学者成果获得认可的平均年龄在逐渐提高。

  由于这个奇葩规定,很多命不够硬的优秀科学家得不到诺奖。对双螺旋结构有关键性贡献的富兰克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的例子。不过也有一位特别(bu)幸运的逆天之人,在死后得到了诺奖。2011年,加拿大生物学家拉尔夫·斯坦曼(Ralph Marvin Steinman)在诺奖公布的前3天去世,当时不知情的诺奖委员会仍然把当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此公,得奖原因是他“发现树枝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这是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一次把奖项颁给已故人士!

拉尔夫·斯坦曼(右)

  l 发力早

  发力早这一点可能跟很多人的理解相反。尤其在化学生物学等领域,有时候运气来得太早,反而是糟糕的事,因为工作成果算在了导师的头上。

  195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美国微生物学家塞尔曼·瓦克斯曼(Selman Waksman)一人独享,以表彰他发现第一个有效治疗肺结核的抗生素——链霉素。但在1943年首次发现链霉素的人,其实是他当时的学生艾伯特·沙茨(Albert Schatz),两人共同发表了论文,并且同为新药专利的持有者。1950年,沙茨将自己曾经的导师告上法庭,就发现链霉素的贡献和专利使用费问题主张权利。法官最终裁定了链霉素为两人共同发现,专利费问题也最终调解成功。打赢官司后,沙茨也曾上诉诺贝尔奖委员会,要求承认自己在链霉素发现中的贡献。但遗憾的是结果并未改变。失去的诺奖,沙茨再也要不回来了。

艾伯特·沙茨

  化学奖有时候会颁给发现人名反应的化学家。而很多时候一个新型的反应模版,很可能只是某个学生灵光一现。有个在江湖上盛传已久的八卦,说的是日本某小教授,喝多酒之后就会说:老子也是得过诺奖的!只不过老子的诺奖由导师替我去领了。此中悲喜,不足为外人道也!

  当然,学生时代发力早的人,最后得到诺奖的也不少。所以说,这事儿具体还是得看诺奖评委会的心情。

  第二关:美人关

  英雄难过美人关,而美人难过诺奖关。

  到目前为止颁发的近900项诺奖中,女性不到50人,占比不足6%。相比较而言,文学奖和和平奖的女性得主比例较高,都是大约八分之一;物理学奖的女性得主比例最低,只有1%。当然,从事科研的女性少,是女性得主少的主要原因。如果按时间段来看,最近几十年的女性诺奖得主比诺奖刚开始的几十年增加特别多。所以女性当自强,多多得诺奖!

吴健雄

  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他俩在实验中证明了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该理论的原创者、另一位华裔女科学家吴健雄却没有得奖。按人数限制,吴健雄完全可以与李政道和杨振宁并列获奖。美国物理学界的泰斗奥本海默公开表示对颁奖结果感到不公平,他认为证明宇称不守恒有三个人的功劳最大,除了李、杨之外就是吴健雄,而且特别强调不可忽视吴健雄的功劳。

  如果说吴健雄是否该得诺奖尚有争议,那么美国女天文学家鲁宾(Vera Rubin)没能获得诺奖则是公认的诺奖遗珠之憾。

鲁宾

  鲁宾被誉为“暗物质之母”,她在研究星系旋转时发现了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这一伟大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绝对值一个诺奖。作为观测天文学家,她还是美国科学院首位女性成员。据说在她之前,普林斯顿大学从没有女性去研究天文学,帕洛玛天文台也从没有女科学家进行观测。纵观她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她还应该获得一个诺贝尔和平奖。身为女性的她在天文学领域打破了许多以往的成见。然而,这位伟大的女性已于2016年底去世。

  第三关:大佬关

  学术圈有大佬,有大佬就有江湖。诺奖历史上发生过因学术理念不同而被大佬阻挠得奖的例子,最广为人知的受害者就是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

  1905年门捷列夫成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本来诺贝尔奖委员会决定授予他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然而,化学家阿伦乌尼斯(Svante Arrhenius,1903年化学奖得主)强烈反对门捷列夫得奖,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门捷列夫对阿伦乌尼斯的溶解理论有很多批评。

  虽然阿伦乌尼斯不是委员会成员,但他当时是瑞典化学界一言九鼎的大佬。在他强烈反对下,门捷列夫在1905、1906两度与诺奖失之交臂。1907年2月门捷列夫去世,永远失去了得到诺贝尔化学奖的机会。

爱因斯坦

  除了学术理念不同之外,有时候大佬看不懂研究成果,也会成为得到诺奖的绊脚石。1921年,42岁的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他一生最主要的成就相对论、质能方程等等均未获得诺奖,因为评委会的专家们理解不了。老爱飞得太高,大佬们跟不上节奏。

  第四关:方向关

  男怕入错行,得诺奖也看行当。诺贝尔没有数学奖,这碗冷饭已炒过多年,、其实最近一百年,现代科学爆炸式发展,涵盖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很多确实是诺贝尔本人在当时无法预知的,除数学奖之外,还有不少学科也是注定与诺奖无缘。

  2009年,包括一名诺奖得主在内的十位科学家联名写了一封公开 信,呼吁诺贝尔奖增设新学科奖项。他们援引1968年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先例,说明增设奖项并非破坏规矩,而是与时俱进。该请求最终遭拒——诺奖委员会认为现有奖项足以囊括当今文明的发展。

  真的足以囊括吗?并不是

潘恩(图片来源:《nature》官网)

  华盛顿大学生态学教授罗伯特·潘恩(Robert Paine)于上世纪60年代在海岸生态观测中发现有些物种在生态平衡中作用巨大,并由此发展出 “关键物种”(keystonespecies)的概念。随后生物学家们在各种生物群中都找到了“关键物种”的存在。潘恩的这一概念现今已成为生态学的指导理论原则,并被应用于人类的自然政策。可是诺贝尔奖项中并无生态学奖,无法表彰这一重要理论。潘恩也于2016年7月去世。

博洛格(图片来源:wiki)

  不过,诺奖委员会也有些补救办法,那就是“学科不够,和平奖凑”。美国农学家博洛格(Norman Borlaug)因其小麦育种的研究而获得了1970年的诺贝尔奖章。他的研究造福了亿万人,恐怕比所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拯救”的生命还多。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和戈尔也因在气候问题上的努力而被授予诺贝尔奖。他们获得的都是“诺贝尔和平奖”。

  第五关:人数关

  这关恐怕是诺奖道路上最难过的一关。众所周知,诺贝尔奖除了只颁发给在世的人之外,还有名额限制:最多三人。所以如果一个重要研究其开创者太多的话,那就有倒霉蛋得不到诺奖了。

戴森

  诺奖历史上最著名的“第四人”非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莫属。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朝永振一郎(Sin-Itiro Tomonaga)、施温格(Julian Schwinger)和费曼(Richard P。 Feynman)分享。三人共同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做出基础性的工作。费曼发明了路径积分,施温格使用一种复杂的“微分”,朝永振一郎则提出超多时理论,三人用不同“重整化”的方法在各自分支上解决了发散问题。这些方法是不是等价的呢?当然是!戴森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深刻理解了这三种方法,通过更深入的分析和高阶计算将该理论最终完善起来。物理学界认定戴森应同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奠基人,但戴森最终未获诺奖。

卡茨

  哥伦比亚大学有机化学教授卡茨(Thomas J。 Katz)是研究反应机理方面的专家。他在七十年代致力于烯烃复分解反应的机理研究,发表在JACS上的《The Mechanism of the Olefin Metathesis Reaction》比后来获得诺奖的格拉布(Robert H。 Grubbs)还早,属于该反应机理方面的奠基之作。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分别开发催化剂的格拉布和施罗克(Richard R。 Schrock),以及最早“猜出”机理的肖万(Yves Chauvin)。而真正把机理验证并坐实的卡茨,到头来只能遗憾地为他人做嫁衣。据说老头本来话就不多,从此后话就更少了。

  第六关:孔方关

  都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追逐诺奖的路上,任你本事再大,没有孔方兄罩着那是万万不能的。

  说到钱,那得说说2008年诺奖成果绿色荧光蛋白的故事。绿色荧光蛋白研究其实最早开始于美国化学家道格拉斯·普瑞泽(Douglas C。 Prasher)。普瑞泽是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克隆绿色荧光蛋白(GFP)并且完成基因测序的研究者。他无私地将自己的成果与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和钱永健进行了探讨和分享。他还天才地预言,可以利用GFP当做生物化学系统的示踪剂,来对大量的生物分子进行定位。

普瑞泽

  然而这位天才的研究者在学界停留的时间却非常短暂,因为没钱。虽然普瑞泽最终成功克隆了绿色荧光蛋白的编码基因,但遗憾的是,他没有申请到其他的研究经费,无法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他也没能顺利从助理教授晋升为副教授,只好关闭自己的实验室,到别人的实验室工作。但这家实验室的条件十分恶劣,普瑞泽不得不离开。后来他又到阿拉巴马州的一家分包商那里工作。只经过了短短一年半的时间,这家公司决定取消正在进行研究的生物项目,普瑞泽失业了。为了维持生活,他成为一名巴士司机,时薪不到10美元。

  好在,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和钱永健因为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了诺奖(还有一个获奖者是日本科学家下村脩)!普瑞泽来到钱永健的实验室重新进行荧光蛋白的研究,这回他不用再为经费发愁了。

  这个看似喜剧的结尾,其实是一个没钱导致的悲剧。

  结语

  干什么事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得诺奖这种大事更不例外。本文提到的科学家们,全都是各自领域的大牛,即使没得诺奖,也值得我等后辈膜拜。而把他们的“悲剧”写出来,除了从得奖层面聊聊难度系数之外,最重要的则是希望更多人知道这些伟大的名字,并了解他们做了什么。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

  在2018年诺奖颁布的时刻,让我们对这些在人类探索未知的艰难旅途中孜孜以求的杰出人物致敬!

去年伊万卡曾贺中国国庆 今年却只有他们(图)

  中美关系因贸易战受损,并蔓延至军事、外交等领域,对此,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前日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关系何去何从,再一次需要作出历史性的选择,同时也期待美国作出正确的选择。今年中国使馆的国庆招待会,无论是出席人数还是出席者的级别,都较去年的国庆招待会逊色,反映中美关系确陷入低谷。

央媒谈中美贸易战:你尽管反复无常 我自心有定数(图)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这样的日子,更值得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何以是中国?中国所以是中国,首先因为有自己的特色和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拿对外交往为例,对非洲兄弟,中国“真实亲诚”;对周边国家,中国“亲诚惠容”;对所有国家,中国强调“互利共赢”。

  对经贸合作,尤其中美经贸合作,中国的立场同样是明确的、一贯的、坚定的。《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 》白皮书,将这一立场概括为八个“坚定”。所谓“坚定”,就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所谓“坚定”,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你尽管反复无常,我自心有定数。

  从底线上讲,对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中国坚定维护。对于贸易战,中国态度就一句话: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这种坚定,因为民族骨气,源于国家底气。中国有强大的经济韧性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勤劳智慧、众志成城的中国人民,有国际上一切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国家支持,中国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这种坚定,不是目空一切、拒绝对话。相反,中国谈判的大门一直敞开,但谈判必须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为前提,不能在关税大棒的威胁下进行,不能以牺牲中国发展权为代价。

  从诚意上讲,对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中国坚定推进。历史、现实和未来,已经正在并将继续证明: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双方保持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世界人民共同利益。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经贸摩擦事关全球经济稳定与繁荣,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为改善状况,中国提出了“积极构建平衡、包容、共赢的中美经贸新秩序”等主张,愿意与美国重启双边投资协定谈判,适时启动双边自贸协定谈判。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中美相向而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才是大道。

  从责任上讲,对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坚定维护并推动改革完善。“基石”和“支柱”一旦坍塌,建筑将不复存在。同样,国际贸易需要“基石”,全球贸易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支柱”。而这一“基石”和“支柱”,就是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基于责任和担当,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国坚定遵守和维护;对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对基于全球价值链和贸易增加值的全球贸易统计制度等改革,中国坚定支持。中国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但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从事实上讲,对产权和知识产权,中国坚定保护。出于多种目的,美国大张旗鼓宣扬,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强制技术转让”。这完全是对事实的歪曲,是以保护知识产权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对此,中国坚决反对。事实上,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将其作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2017年,中国法院共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13480件,结案202970件,分别比上年增加46%和4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尤其是专利案件最多的国家。

  从承诺上讲,对外商在华合法权益,中国坚定保护。2017年,中国吸引外商投资1363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而截至2017年,美国累计在华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约6.8万家。中国对外商,尤其对美国企业为何有着如此巨大吸引力?这缘于中国市场的海量商业机会,也得益于中国坚定保护外商在华合法权益,跨国公司分享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2018年6月,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专门针对外商投资准入进行限制。

  从方向上讲,对改革和开放,中国坚定深化和扩大。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写进了十九大报告里的。中国改革的方向不会逆转,只会不断深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新机遇。今年11月,中国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中方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将为各方进入中国市场搭建新的平台。

  从合作上讲,对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中国坚定促进。今年以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等主场外交,中国和各方无不互利共赢。无论发达与否、实力强弱,与中国合作,既得尊重,又得实惠,这是几乎所有国家的共识。互利共赢合作,永远在路上。未来,中国将与欧盟一道加快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从志向上讲,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定推动。中国有大志向,除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还愿“为世界谋大同”。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赢得国际赞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倡议,写进了联合国文件。

  中国的八个“坚定”,顺大势、担正义、行正道。“坚定”是民族定力,也是国家信用。一个有定力和信用的国度,值得世界信赖。希望美国的成熟政治家们,认清“中国立场”,客观全面认识中美经贸关系,及时纠正不当行为,最终能够回归理性。

美国人这样教育孩子:别剩饭 想想中国饥饿的孩子吧

《纽约时报》知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题为《美国该如何赢得与中国之战》的文章中,发表了中美贸易战的看法,他认为如今中国或与美国平起平坐了。

《纽约时报》9月28日报道,在电影《疯狂的亚洲富人》开头部分,一位华裔新加坡父亲忠告他年幼的子女们不要剩饭,他说,“想想美国那些饥饿的孩子们吧。”

文章作者打趣称,“我敢肯定,电影院里所有与我年龄相仿的人听到这个笑话都笑了。毕竟,我们小时候,家长就是这样要求我们的:把饭吃完,想想中国那些饥饿的孩子们吧!”

这段短短的台词中包含了许多信息:第一,任何经常到中国大城市旅行的人都能告诉你,如今,富裕的中国——豪华的住宅、汽车、餐馆和酒店——真的很富裕,那种富裕大多数美国人都无法想象。

第二,这注定是检验谁——是统领世界多年的经济和军事超级大国美国,还是正在崛起的美国竞争对手中国——将在21世纪制定全球秩序关键规则的时刻。这个检验正在伴随着一场贸易战的全面爆发而发生。

文章称,“这检验听起来像什么呢?像一个中国高官在今年4月份清华大学的一个研讨会上对我说的,‘早就不再是’美国告诉中国在贸易等问题上该怎么做的时候了,因为中国现在太大、太强。”

文章指出,“我想我们应该对这种对抗仅限于贸易而感激,但如我所说,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正如一位技术行业的高管说的那样:“中国不再只是‘接近美国’了,中国已与美国平起平坐了。”

比国庆堵车更闹心:电动车突然没电 被大货车追尾(图)

  据每日经济新闻网10月1日报道,充不进电、充电慢、续航里程开不满,有时还得依赖厂商用板车拉充电车,追随用户的脚步“且充且行”……如果你的新能源汽车是这样,你愿意开着去长途旅行吗?

  今天是10月1日,国庆出行高峰已如期而至,如果你正堵在高速上缓缓前行,是否感到有点闹心?

  而对于广大新能源车主来说,近期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可能比堵车更闹心。据媒体报道,9月20日,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段)上,一辆新能源汽车高速公路上没电,被大货车追尾,致一人死亡。

  越来越多人开上了新能源汽车,但在出行尤其是长途出行时,新能源车主似乎常比传统车主多几分焦虑。

  大部分烦恼在于,一旦电量不足,“剩余电量能不能坚持开完续航里程”、“最近的充电桩在哪儿”、“充电太久会不会耽误行程”等问题就扑面而来。

  更极端的担忧,则来自近期新能源车发生的多起自燃事故:8月31日,一辆力帆650EV在广州发生自燃;8月25日,一辆威马EX5电动车在其成都研究院自燃;5月份,一辆野马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自燃……

  如果说“闹心”的主要源头是动力电池,那么电池的问题又在哪里?

  高速路上突然没电

  纯电动车被大货车追尾

  据大河报报道,9月30日,在介绍事故情况时,漯河市交通管理支队京珠高速交警大队民警仍惋惜不已。

  警方介绍,9月20日13时40分许,天下着小雨,杨某某驾驶豫A556**号重型仓栅式货车,由南向北行驶至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段)上行786KM+850M处时,追尾撞上唐某某驾驶的豫AD372**号小型新能源汽车,造成两车不同程度损坏。

  

  

图片来源: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接警后,漯河市交通管理支队京珠高速交警大队民警快速赶到事发地点,勘查现场、固定证据、疏导交通,随后协助120医护人员一起抢救伤员。经医护人员现场确认,新能源汽车乘坐人李某当场死亡,另一乘坐人温某受轻伤被送往医院。

  经查,现场并无货车刹车痕迹,司机投案后称,事发当时因疲劳驾驶,没有注意到该超低速行驶的小汽车。据新能源汽车驾驶员唐某某说,其从驻马店上高速,当时车辆显示能行驶175公里,行驶到事发路段时,因电量不足加不上速,便由第二车道变道至第四车道,想到服务区充电,而后被货车追尾。

  

  

相关监控视频片段(来源: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漯河高速交警提醒称,纯电动车出行前需合理规划自己的行程,注意电量使用情况,提前到服务区充电。

  但每经小编注意到,在新闻下方的评论区8万多条评论中,许多网友指出同一个问题——车辆既然显示能行驶175公里,撑到下个服务区本应轻而易举,为啥突然就“电量不足”了?

  

  

  

  当电动汽车的电量、续航里程与标注不符,就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不敢开车出远门,碰到堵车时心里发慌等。平心而论,类似本案这样,因车辆电量不足结果被大货车追尾的情况,实属罕见。

  而不久前网上曝出的“现代版马拉火车”事件,则令不少人在哭笑不得之余,对动力电池乃至新能源汽车本身产生更多质疑。

  板车开道,充电车陪跑?

  9月27日,一位ID为@路大通sprint 的网友发微博,讽刺宣称“燃油车能去的地方,ES8都能去”的蔚来,在近期的一次新疆行中,被发现真相——板车开道,加电车陪跑。而这一爆料,还得到了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的回应。

  

  每经小编梳理发现,9月14日,蔚来汽车官方微博曾发布一条有关蔚来ES8“新疆行”的动态,内容是:开着ES8去新疆,Day10,从哈密到乌鲁木齐,全程600KM,补能两次,再一次感受油车能去的地方我们都能去。

  该微博很快被删除,然而仍有不少网友注意到,配图中出现了一辆加电车。

  

  前述网友@路大通sprint 则发现,在蔚来App上,蔚来加电团队曾发布的一篇宣传文章配图中,竟有几辆用来运送充电车的板车。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路大通sprint

  该网友称,可能因为反响不好,(加电团队)旋即删除了文章;然而“还是舍不得码好的文字”,去掉了板车的照片又发了一次。

  于是,原本用来宣传ES8的各方面性能和优越的续航能力的“新疆行”,因为几次“删微博”、“删文章”,反倒成了ES8的“自黑之旅”。

  9月28日,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在蔚来App上发声,表示:“近几天有自媒体对蔚来提出了质疑和批评,有些描述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已经仔细研究事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确保这些问题已经列入产品和体验的改进计划。当然有些观点和论据并不符合客观事实,我们会继续跟相关媒体进行沟通以消除误解。”

  行业警钟已敲响

  不论是“高速路突然没电”,还是“板车拉充电车”,都指向新能源汽车在续航上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可能是技术水平还不够,另一方面则是广受诟病的续航里程与电池容量的“虚标”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厂商对电池的质量标准不够严格,那么打折扣的将不仅是续航里程、电池容量——还有安全系数。

  今年国内汽车销量总体增速下滑,但新能源车市场却逆势上行,越发火热。据全国乘联会数据,今年1月~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0.7万辆和60.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75.4%和88%。

  火爆销量的背后,新能源车安全事故近期正频频发生,给方兴未艾的行业敲响了一记警钟。

  8月31日,一辆力帆650EV在广州发生自燃;8月26日,安徽铜陵市一辆搭载沃特玛电池的纯电动公交车因电池故障起火;8月25日,一辆威马EX5电动车在其成都研究院自燃;5月份,一辆野马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自燃……

  电动汽车起火的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升高,有新能源车销量提高、更多车投入使用的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因素还是新能源车本身的安全质量问题。证券时报报道称,有业内专家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补贴政策的调整,使得整车生产企业过度强调提高电池能量密度,而对电池的安全性重视不足。

  2018年,国家对新能源乘用车执行新的补贴标准,续航里程在300km以下的纯电动车补贴金额下调,而300km以上续航的纯电动车补贴上升。

  补贴新政还规定,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不低于105Wh/kg,并强调“单车的补贴金额与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直接挂钩”。

  按照国家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规划,2020年锂离子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目标为350Wh/kg,系统能量做到260Wh/kg。在补贴新政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开始追求高续航里程,这也就要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但部分电池厂投机取巧,为了缩短开发周期,往往首选物理改进方案,埋下安全隐患。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新能源汽车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必然存在矛盾,三元材料的高镍化就意味着安全性能的降低。

  小编注意到,近期,主管司局已经启动了相关的车辆安全预警及重大安全事故调查机制。

  9月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客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

  9月25日,工信部又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载货汽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新能源乘用车、载货汽车生产企业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作,同样在2018年10月底前完成。

  当然,在整顿行业秩序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向前发展的方向不会改变,对新能源车的发展监管也将与时俱进。

  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在2018第二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就表示,工信部将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并配合相关部门建立新能源汽车召回等制度,以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安全监管。

美国有3个中国没有的优势 特朗普却一直在浪费它

《纽约时报》知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题为《美国该如何赢得与中国之战》的文章中,发表了中美贸易战的看法,他认为如今中国或与美国平起平坐了。

《纽约时报》9月28日报道,在历史上,美国可以主宰全球舞台,制衡中国这样正在崛起的大国,制定全球规则,靠的仅是美国极大的有形力量——更多的钱、更多的军队、更多的军舰、更多的前十大公司、更多的科学家和更多的大学。这种方法已不再可能了,因为中国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变得既巨大又聪明。但还有一线希望。

原来,美国有三个有巨大价值的东西,中国不仅没有,而且不大可能在近期内得到它们。美国应该加倍地利用这些优势:移民、盟友和价值观。然而,特朗普(Donald Trump)却在浪费这些优势。
    
简言之,一个讲战略的总统不会浪费美国的优势,而是会通过建立一个更强大的、与美国有共同价值观的全球人民和国家的网络,来加强自己的优势。美国赢得了冷战,靠的是遏制苏联、比克里姆林宫在国防开支上花更多的钱让苏联破产的战略。

文章进一步解释称,但要“赢得”与中国的对峙,不能只用蛮劲,也不能通过遏制中国庞大的经济,而是要用“纠缠”——“把中国学生与我们的学校纠缠起来,把中国企业与美国的价值观纠缠起来,把中国政府与美国的盟友纠缠起来。也就是说,用广泛的联盟和全球性的机构,以及它们公平竞争的规则,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就一直是其中的一部分。”

文章认为,“美国必须为这些规则而战,中国也会为自己版本的规则而战。但我相信,最终,美国和中国必须共同担负起二战后美国独自担负的角色,定义从人工智能、到隐私、到贸易的新国际秩序的规则。我们在这一过程中的实力将取决于我们吸引的人才、我们团结进来的盟友,以及我们信奉和提倡的价值观,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三个优势。”

有情人终成兄妹?荷兰高产捐精者或孕育千余孩子(图)

  突然发现自己多了1000个兄弟姐妹,是什么感受?35岁的荷兰男子范·哈伦近期遇上了这个问题。

  据英国《泰晤士报》,荷兰男子范·哈伦五年前被父母告知他是通过精子捐赠得来的孩子。好奇的哈伦为找到自己的生父求助基因公司,进行了DNA测试。这一测试,哈伦惊呆了。

  

  通过家庭树基因公司的测试,哈伦不仅找到了自己的生父,与此同时还找到了60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

  原来,哈伦的生父过去20年来定期在3家诊所捐赠精子,而据谢菲尔德一位生育专家,一位健康男性每年可以捐赠50次精子。

  哈伦的生父自己保守估计约有200个后代,但据一个为捐赠者设立的荷兰政府组织估计,大约有1000名儿童是由哈伦生父所捐赠的精子受孕而来。

  

  英国《太阳报》称,哈伦生父捐赠的精子孕育了近1000个孩子,使得他超越捐赠精子孕育600个孩子的英国科学家Bertold Wiesner,成为“最多产”的捐精者。

  有情人终成兄妹?

  突然之间多了约1000名生物学意义上的兄弟姐妹的哈伦没有被“吓倒”,他还希望深入了解他们。

  据英国《每日邮报》,哈伦已经见了一些兄弟姐妹,并发现有一些住在和他长大的地方非常近的地方,已经见过的一些兄妹甚至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如拼图游戏等。

  

  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一些“兄妹”差点成了“情人”!

  据报道,哈伦在采访中称,“有一些人在发现互相之间有亲戚关系之前就认识了,有的甚至差点开始约会了!”哈伦表示,这也是这类信息这么重要的原因之一。

  

  擦肩而过却不知是“兄弟姐妹”,互有好感却发现终成“兄妹”,也是心塞。

  有网友调侃,这位“超级”捐精者怕不是“荷兰版的段正淳”吧!

  

  事实上,这不是荷兰第一次出现“捐精事故”。

  2017年8月,荷兰多名单身母亲向当局举报,一名男子在11个不同诊所捐精,导致102个生物学意义上的孩子由此降生。

  

  而荷兰法律规定,捐精者一生最多只能有25个孩子,以防止不知情的“儿女”之间发展恋爱关系甚至结成婚姻。

  同时,捐精者也被要求不得在不同的诊所捐精,只是这一要求总是被忽视。

  精子市场“供不应求”?

  精子市场的需求一直非常大。高龄夫妇、两地分居夫妻、不孕不育者、患病者、同性恋人士等都是精子市场的需求者。

  

  据2018《全球精子银行市场报告》,虽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精子银行产业整体还是呈上涨趋势。

  根据报告,精子银行每年的增长率约为6.25%,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3.41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4.09亿美元。据估计,到2022年,市场份额将达到5.48亿美元。

  

  尽管如此,精子市场还是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

  早期的精子捐赠是匿名且有偿的,许多大学生甚至将“捐精”作为一种“赚外快”的途径。但近年来,许多国家取消匿名,同时规定捐精必须是无偿的,一定程度上导致捐精者减少。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在澳大利亚,捐精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但近30年来,澳大利亚精子市场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包括取消匿名、进行更严格的心理预筛选以及取消有偿捐精等。

  

  但这些变化导致澳大利亚出现了严重的精子短缺。报道称,捐精者减少,而等待精子的家庭越来越多。这迫使许多人转向国外,甚至转向互联网上的精子“黑市”,引发许多问题。

  捐精市场的伦理问题

  事实上,精子捐赠一直以来颇受争议。除可能出现的“有情人终成兄妹”问题外,精子捐赠还存在许多方面的伦理问题。

  据《经济学人》杂志,早期的精子捐赠规定必须是匿名的,直至现在许多国家如法国、西班牙还是规定捐精者必须匿名。

  

  但匿名捐赠导致许多由此而来的孩子感到非常迷茫,他们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此外,在人际关系上也容易出现混乱。

  此后,荷兰、英国等国家将匿名捐精列为非法行为,澳大利亚也取消了匿名捐精的规定。

  

  除此外,由于正式的体外精子受孕费用较高,许多人会转向黑市或是互联网,从而产生许多问题。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一位澳大利亚教授称,网上寻找精子捐赠者非常危险。一方面是安全问题,网上寻找捐精者无法确保基因得到有效筛选,另一方面则是无法确保长期的亲子关系。

  

  不规范的捐精市场经常导致父母权益之争,而最终的结果是,谁也得不了好。

“老九不能走”张小平 中共留不住人不只因待遇(图)

    北京时间9月28日,综合媒体报道,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公号文章最近在网络热传,当事人为中国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其离职理由,是自1994年入职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的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至今24年、年薪只有12万元。跳槽后加入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张小平年薪直接达到百万。该事件证实人往高处走的普遍规律,但其原单位发通知要人回所,理由浮夸更让该事件登上社交媒体热搜。

川普不只砍关税要害 还有3大毁灭性武器(图)

美中贸易战衝突升高,美国总统川普24日对2000亿美元(约台币6兆)中国大陆商品祭出10%关税,明年起税率将提高至25%。若北京不让步,川普除了关税大棒外,还能採取3大报復手段,摧毁大陆市场,甚至引发大陆金融危机。

这三国联大发言罕见未挺台 “断交”进入倒计时?(图)

  自萨尔瓦多与台湾“断交”并与中国大陆建交后,其中美洲邻国洪都拉斯与台“邦交”可能生变的传闻就一直未断。日前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过去4年都替台湾发声的海地罕见地未发言挺台。加上危地马拉,此次联大目前已有三个拉美“友邦”没在发言中提及台湾。岛内舆论惊呼,拉美“友邦”与台“断交”恐进入倒计时。

  洪都拉斯表态暗藏玄机

  针对与台湾“邦交”生变的传闻,洪都拉斯驻美大使穆诺兹28日在台北驻美代表处的活动上称,根据他“此时”掌握的信息,“没有正式决定是否与台湾断交”,“我们会持续与台湾人民,不仅仅是现在的政府合作”。他意有所指地提到,“洪都拉斯告诉台湾政府,最重要的是要让洪都拉斯人民感受并看到与台湾维持强健关系的真实好处”,因此双方将持续朝这个方向合作。至于美国是否要求洪都拉斯不要与台湾“断交”,穆诺兹称,他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洪都拉斯是一个主权国家,可以自己决定与谁交朋友、做伙伴。

  “美国之音”29日称,穆诺兹在受访时不断提到洪都拉斯“此时”与台湾有“外交关系”,引发在场媒体质疑,他是否在“暗示”未来洪台“邦交”可能生变。而就在几天前,洪都拉斯总统埃尔南德斯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对北京在拉丁美洲扩大的外交存在表示“欢迎”,认为这会为该地区带来机会,其他国家可能很快就会跟随萨尔瓦多与巴拿马的脚步与北京建交。

  面对拉美“邦交”松动,台当局重整队伍。据台湾《联合报》29日报道,主管拉丁美洲与非洲业务的“外交部常务次长”刘德立将外派担任驻西班牙代表,遗缺由现任驻秘鲁代表曹立杰接任。刘德立过去曾派驻巴拿马,去年5月返台接任“次长”没多久,巴拿马就与台“断交”,随后多米尼加、萨尔瓦多也相继“断交”。报道称,之前高层有意让刘德立驻危地马拉,但由于危地马拉屡传“邦交”不稳,他的意愿不高,调任驻西班牙应是为躲“外交地雷”。

  海地罕见未发言挺台

  “邦交国”在联大发言时是否为台湾说话,成了岛内一些媒体判断“邦交”是否稳固的重要依据。亲绿的《自由时报》29日称,目前联合国大会上已有11个台湾“友邦”发言,其中替台湾说话的8个国家分别为巴拉圭、马绍尔群岛、斯威士兰、基里巴斯、瑙鲁、帕劳、图瓦卢及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与海地则未在发言中提及台湾。

  《联合报》称,海地此举相当罕见,该国过去4年都曾在联合国大会中替台湾发言。更让民进党当局尴尬的是,海地总统莫伊兹今年5月底刚访问台湾,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签署联合公报。事后证实,台湾提供海地1.5亿美元贷款,被网友讽是“来要钱”。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邱毅称,台湾在这三个拉美“邦交国”投入大笔资金,它们转变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多米尼加、萨尔瓦多与台湾“断交”的示范效应;二是三国(电视剧)均为中美洲经济落后甚至存在经济危机的国家,为了国家利益,当然希望与大陆增加经贸往来及合作,但若达成此目的,必须先与台湾疏远;三是台湾近年来经济竞争力衰退,财政短绌,能满足三国金援需求的能力减弱。邱毅称,在萨尔瓦多与台湾“断交”以后,这三个“邦交国”便被点名亮红灯,蔡英文也央求美国协助化解“外交雪崩”,现在看起来美国帮不了台湾,“这三个国家宣布与台湾断交,恐怕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了”。

  “断交”危机一直存在

  拉美是台当局“外交”重镇,在仅剩的17个“邦交国”里,中南美洲国家就占6个。曾驻中南美洲的台前“外交部长”欧鸿炼称,台湾所有“邦交国”都想和大陆建交,“断交”危机一直都存在,现在关键在于北京的战略思考。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军舰频频到南海挑衅,大陆势必反制,在美国后院“放火”。他认为,即使蔡当局宣称和美国关系已有突破,但美国并没有能力阻挡台湾“邦交国”和大陆建交。欧鸿炼说,大陆在中南美洲的贷款金额已经远远超过美国与该区域的经贸总额,美国在中南美洲的影响力已经式微,蔡英文当局要警惕别成为牺牲品。

  “台湾竞争力论坛”理事长庞建国教授称,国际政治的现实情况很清楚,台湾能否有国际活动空间,主要基于大陆的态度;只要蔡英文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大陆方面就愿意为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否则靠几个分量不是很重的国家在联合国大会做“行礼如仪的发言”,根本改变不了现状,更何况还有三个“友邦”连这点“口惠”都不给。他认为,对台湾来说,三个“友邦”不肯为台湾发声,恐怕才是这次联大辩论该注意的警讯。

  台湾《旺报》还提及,民进党“联美抗中”态势明显,也让美国乐于对大陆打一张不会自伤、几乎零成本的“台湾牌”,大陆则实行“双战线策略”,几乎形成“大陆与台湾人民”站在同一边,“美国与蔡政府”在另一边,以此破解美国的“台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