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一场没有赢家的选举:选后美国依然撕裂,愈合之途路遥遥

2020 的总统大选,美国变天,但是在我看来,其实谁都没有赢。

今年对美国来说是残忍的一年,疫情来袭,经济重挫,冲突对立还达到颠峰。台湾防疫效果显著,除了因为肯戴口罩以外,在我看来,更是因为肺炎发生的时机刚好在总统大选结束后,全民愿意放下立场齐心抗疫。相反地,美国疫情却好死不死的发生在选举之前,防疫措施演变为两党恶斗下的工具,演变至今,疫情非但没有好转,牺牲的还有美国的经济和人民的性命。

此外,美国长期以来的种族议题也在今年浮上台面,失焦的 BLM
再次凸显社会两极化的现象。美国输给了分化对立的自己,失去了彼此沟通的能力,以及面对不同声音的包容力,更导致许多家庭关系因政治立场不同而撕裂。

来自不同世代的声音

E 是我的病人,6
月时到佛州出差。他发现虽然疫情蔓延,但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戴口罩,看他戴口罩还讥讽他,「你民主党的哟?干嘛戴口罩?把口罩拿下来!」让他整趟出差都战战兢兢,更令他讶异:曾几何时戴口罩成为支持或反对特定政党的「识别」,而不单单只是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的必要措施。

住在加州郊区的长辈 Q 太太说,10
几年前总统大选时,大家都乐于表态;但现在反倒躲躲藏藏,能避就避,免得伤了感情。万一在车上贴上竞选贴纸,还担心会被丢鸡蛋。「为什么明明身在理应自由当道的美国,在现今的政治局面底下,却连想大声说出支持谁的权利都没有?」当然,Q
太太会有如此深的体悟,或许也和她是「死忠川粉」,却刚好住在最反川的加州有关。

T 和我年龄相仿,是个 ABC,也是死忠的民主党员,和家人关系紧密,只可惜 T
的父母是坚贞的共和党员,只要一谈政治,彼此就会吵得不可开交。T 的父母不只一次愤怒的对 T
说,「早知道当年就不让你去纽约念书,好端端的女孩从加州出发,就变成没规矩而且爱生事的民主党。」T
则会向父母咆哮,「是纽约开了我的眼界,让我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而不是活在你们的泡泡里面!」最后只得双双协议,家人聚餐时绝对不提政治,免得吵架伤感情。

V
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保守派长辈,他对左派媒体偏颇的报导不满,十分赞同川普「硬起来」的外交政策,也对保守派正流失年轻选票而感到十分忧心与不解。他问我,「捍卫传统的家庭价值、守护胚胎的心跳(反对堕胎)、支持政府减税难道错了吗?为什么我觉得我离这个世代越来越远?」

人口结构和社群媒体导致的分化

回答 V
的问题并不容易,但可以姑且用两个层面来谈:人口结构和社群媒体现象。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美国的对立现象不仅正处于历史新高,而且在不同的世代之中更为明显。皮尤研究中心将美国族群划分为四个世代,包括:沉默世代/Silents(75-92
岁)、战后婴儿潮/Boomers(56-74 岁)、X世代/Gen X(40-55 岁)、千禧世代/Millennials(24-39
岁)、和 Z世代/Gen Z(18-23岁)。对立和冲突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却可以小地方看到端倪:千禧世代比之前的世代更加多元,有超过
40% 都是非白人的肤色,沉默世代则有 79% 都是白人。

根据数据显示,千禧世代更认同于自由派的价值。就拿移民的议题来说,有 79%
千禧世代觉得移民者对于美国拥有正面的贡献,让美国更强大,却只有 56% 的战后婴儿潮这么想。在面对外交议题上面,有 77%
的千禧世代觉得好的外交比使用武力更加重要,却只有 52% 的战后婴儿潮如此认为。在认定美国是否傲视他国(stands above
all others)这件事上,仅有 18% 的千禧世代这么认为,而却有 46% 的沉默世代如此认定。

无独有偶,我在《Business Insider》对于今年刚有投票权的 Z 世代报导中,也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说 Gen Z
是所有世代里面最多元的,但整体来说比千禧世代更保守,在保守和自由倾向上刚好各半。同时,他们在特定议题上面,无论左派和右派,都能团结一致,也认为美国的分化是其目前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并且对于两党恶斗的状况感到疲乏。

此外,Gen Z
讨厌别人给他们贴上特定标签,大部分都不愿意说自己是民主还是共和党,也觉得老是必须政治正确,让现今的美国人变得玻璃心;也因此更喜欢藉由跳脱框架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政治倾向(比如:同志投给共和党)──「让你有反应就是他们政治表达。」

不同世代间的差异,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在不同时代产生了不同现象;而社群媒体的兴起,无疑加剧了这一点,也让人们越来越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Netflix
的纪录片《智能社会:进退两难》(The Social
Dilemma)访问了许多曾经在硅谷科技公司工作的人们,他们坦言,社群网络为了提升流量和点阅率,其设计让越偏激的文章越盛行、假新闻比真新闻更能够存活下来,人们往往因而接收了一面倒的信息,而社交媒体也成为各种阴谋论的沃土。在这样的效应下,久而久之,人们容易觉得舒适圈外的人不是异类就是笨蛋。

移民吸引力降低

以上因素,已经够造成美国国内的分化,而疫情影响下,对既有问题更是雪上加霜。以留学和移民为例,对很多人来说:美国梦已不再像过去一样吸引人,至少目前的留学生花下「贵松松」的学费只换来网络课程,更有许多人直接被爸妈叫回母国避难。而根据《BBC》的新闻报导,美国的移民人口在川普就任时创下近
10
年来的新低,一方面是因为移民政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许多在国外出生的移民者,选择在疫情期间回到自己原本的国家居住(可参见美版的「孟母现象」)。

美国在川普总统领导下的锁国政策影响深远,并不会因为大选结束就一笔勾销。川普签署了超过 400
多个行政命令来限缩移民政策,根据《洛杉矶时报》,川普接二连三的利用疫情为由将移民挡在门外,导致成千上万的学生、难民、寻求宗教庇护者、或工作创业族等都受影响。美国人对于亚裔的态度也在这次疫情当中更加恶化,更是让亚洲留学生对于是否该来美国留学感到却步

「移民天堂」加州背后的真相

我所居住的加州,不止一次和川普因移民议题「杠上」。加州是美国移民人口比例最高的州,占比约
14%,在去(2019)年破天荒成为美国第一个给予非法移工医疗保险的州(对象为 19-25
岁的年轻低收入居民)。这项政策引起许多反弹,毕竟美国国内有 59% 的人不认为该给非法移民任何的好处。

「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心态,」移民定居在芝加哥超过 20 年的 I
太太表示,「我不反对移民,但我受不了美国对非法移民的撒钱和纵容。你要来这个国家就规规矩矩地来,自己有本事在这里好好的谋生,没本事的话凭甚么政府养你们?」有非常多的在美亚裔也对
I 太太的看法表示赞同。

反观加州内部,大部分的居民都同意为非法移民提供健保。当然,加州政府不是吃素的,光是 19-25
岁这个限制,就将年长者或可能拥有其他重症的族群排除。根据加州州议员 Lofgren
指出,「加州是美国最有生产力的农业地区,但有一半以上的农业工作者都是非法移民。如果没有他们,加州的农业将会完全垮台。」

我曾经有机会经过中加州的农场,在酷热的夏天时完全没有冷气,逼近摄氏 48
度的天气,看着移民工人站在户外采蔬果,同时还得呼吸着迎面而来的肥料粪臭味,这不是任何本地美国人都愿意做的工作。加州贡献给美国的 GDP
占比是
14.3%,在这闪亮的数字背后,是靠移民撑起了半片天。换言之,不是因为加州多有理想,而是一切都为了个「钱」字着想。这样的做法导致于加州的税为全美第一高,也不断流失中产阶级。

而在疫情的冲击下,更有许多人因为经济因素而选择离开加州,纷纷走避到其他比较「经济实惠」的西南部州。截至 9 月底,已经有超过 15
万人离开,而这个数字仍不断上升。加州或许是移民者的庇护所,但是移民者是否能顺利在物价与房价飙高的加州生存下来,恐怕又是一大难题。我估计,未来的加州在中产阶级的流失之下,恐怕将面临更大的贫富差距与分化现象。

结语

选后的美国伤痕累累,同时紧闭着大门,短期内应该会持续排外与锁国。不过我倒希望美国能趁这个机会,好好的思索并且正视这个国家在这次选举中暴露出来的诸多分化问题。无论保守派还是自由派,选举一过,都是美国人,而在不同标签的底下,我相信我们的相同之处,远超过我们的相异之处。

虽然现在看不太到,但我依然期待美国的伤,能有慢慢复原的那一天。

天钧丨今日时事新闻–一场没有赢家的选举:选后美国依然撕裂,愈合之途路遥遥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